中药煎煮方法需根据药材特性调整,一天服用2次的煎法需掌握浸泡时间、火候控制、煎煮次数等关键步骤。
药材需提前冷水浸泡30-60分钟,水量以淹没药材2-3厘米为宜。根茎类药材吸水性强需延长浸泡时间,解表类药材浸泡时间可缩短。浸泡后直接使用原液煎煮,避免营养流失。
解表药需武火快煎10-15分钟,滋补类药材文火慢煎40-60分钟。矿物类药材需先煎30分钟,芳香类药材需后下5分钟。煎煮过程保持微沸状态,避免剧烈沸腾导致有效成分破坏。
常规药材可煎煮2次,首煎取汁150-200ml,二煎取汁100-150ml。贵重药材可煎煮3次,每次煎煮时间递减20%。合并药液后分2次温服,间隔4-6小时为宜。
阿胶类需烊化兑服,鹿角胶需黄酒炖化。车前子等包煎药材需用纱布包裹,旋覆花需另包煎煮。毒性药材需先煎1小时以上减毒。
首选砂锅、陶瓷锅,避免使用铁铝器皿。现代可用玻璃养生壶,保持受热均匀。煎药前彻底清洗器具,避免油渍影响药效。煎煮过程避免频繁开盖,防止挥发性成分流失。
煎药期间建议搭配小米粥养护脾胃,避免食用萝卜、浓茶等解药食物。服药后适度散步促进吸收,忌立即平卧。不同体质人群可调整服药时间,阳虚者宜早晨服药,阴虚者适合傍晚服用。药液冷藏保存不超过24小时,服用前需隔水加热。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