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百科 > 药材大全 > 正文

干莲子壳怎么剥简单方法

发布时间: 2025-04-26 22:4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干莲子壳剥除可采用蒸煮软化、刀背轻敲、冷冻分离三种方法。

1、蒸煮软化:

干莲子质地坚硬,直接剥壳易损伤莲子肉。将干莲子放入碗中,加沸水浸泡20分钟或隔水蒸10分钟,高温蒸汽使外壳纤维软化膨胀。取出后趁热用拇指与食指捏住莲子两端,稍用力挤压即可使壳裂开,完整取出莲子肉。此法适合批量处理,莲子营养流失少。

干莲子壳怎么剥简单方法

2、刀背轻敲:

未浸泡的干莲子平放于案板,用菜刀背沿莲子侧面纵向轻敲数下,力度以听见轻微"咔"声为宜。敲击产生的震动会使外壳与莲子肉间产生缝隙,随后用指甲沿裂缝剥开。注意敲击时垫湿布防滑,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莲子碎裂。此方法适合少量处理,保留莲子完整形态。

干莲子壳怎么剥简单方法

3、冷冻分离:

将干莲子装入密封袋置于冰箱冷冻室2小时,低温使外壳收缩变形。取出后立即放入40℃温水中浸泡5分钟,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壳与肉分离。用厨房剪刀剪开一端外壳,可轻松剥离。冷冻法尤其适合壳肉粘连紧密的老莲子,操作过程需避免温差过大导致营养破坏。

干莲子壳怎么剥简单方法

日常处理干莲子可搭配使用以上方法,蒸煮后冷冻或敲击后蒸煮能提升效率。莲子去壳后建议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壳屑,若暂时不用可浸泡在淡盐水中防止氧化。存储时保持干燥通风,与花椒同放可防虫蛀。体质虚寒者食用去芯莲子更佳,搭配银耳、红枣炖煮可增强补益效果。处理过程中注意保留莲子表面白色粉状物质,此为莲子淀粉层具有营养价值。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干莲子带壳煮可以吃吗
干莲子带壳煮可以吃吗
干莲子带壳煮一般是可以吃的,但建议去除外壳后食用更佳。莲子壳质地坚硬且含微量生物碱,直接带壳煮可能影响消化吸收,部分人群食用后可能出现胃肠不适。带壳莲子经过长时间炖煮后,外壳会逐渐软化,但无法完全分解。莲子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人体难以消化,可能增加胃肠负担。传统中医认为...[详细]
发布于 2025-06-20

最新推荐

川贝枇杷膏可以和其他药一起吃吗
川贝枇杷膏可以和其他药一起吃吗
川贝枇杷膏是否可以与其他药物同服需根据具体药物种类决定,通常与部分止咳化痰类中成药可联用,但应避免与中枢性镇咳药、含相似成分的中成药或特定西药同服。川贝枇杷膏主要含川贝母、枇杷...[详细]
2025-10-04 15:48
儿童脾胃虚弱吃什么药最好
儿童脾胃虚弱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醒脾养儿颗粒、小儿健脾颗粒、小儿消食颗粒、参苓白术散、健胃消食片等药物调理。脾胃虚弱多因饮食不节、先天不足或久病体虚导致,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等症状。一、醒脾养儿颗粒醒脾养儿颗粒由毛...[详细]
2025-10-04 15:12
哪些草药消炎能力强
具有较强消炎能力的草药主要有金银花、黄芩、蒲公英、板蓝根、连翘等。这些草药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热毒壅盛、疮痈肿痛等炎症相关疾病,需在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1、金银花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其...[详细]
2025-10-04 12:48
洋葱白发变黑发最快的方法
洋葱白发变黑发最快的方法
洋葱白发变黑发最快的方法主要有使用洋葱汁涂抹头皮、配合生姜汁按摩、结合黑芝麻食疗、辅以何首乌洗发水、坚持规律作息等。白发多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或精神压力有关,需综合调理。1、洋...[详细]
2025-10-04 12:12
川贝枇杷膏后多久喂奶
川贝枇杷膏后多久喂奶
服用川贝枇杷膏后一般建议间隔2-3小时再喂奶,具体时间需根据药物成分吸收代谢情况调整。川贝枇杷膏含有川贝母、枇杷叶等中药成分,哺乳期女性服用后,药物成分可能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详细]
2025-10-04 10:24
儿童脾胃虚弱吃什么药
儿童脾胃虚弱可遵医嘱使用醒脾养儿颗粒、小儿健脾颗粒、婴儿健脾散、小儿七星茶颗粒、健胃消食口服液等药物。脾胃虚弱可能与饮食不当、先天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大便溏稀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详细]
2025-10-04 09:48
哪些草药对肝脏有损伤
哪些草药对肝脏有损伤
部分草药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常见的有何首乌、雷公藤、土三七、黄药子、苍耳子等。这些草药可能因成分毒性或使用不当导致肝细胞损伤,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引发药物性肝炎甚至肝衰竭。1、何...[详细]
2025-10-04 07:2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