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五十五岁能服疏肝益阳

发布时间: 2025-04-27 12:4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五十五岁人群在医生辨证指导下可服用疏肝益阳类中药,需结合肝郁肾虚证候判断,避免自行滥用。

1、辨证施治:

五十五岁能服疏肝益阳

疏肝益阳胶囊主要用于肝郁肾虚型勃起功能障碍,典型症状包括情志抑郁、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五十五岁男性若存在这些症状,经中医师舌诊脉诊确认后可用。非适应证如湿热下注或阴虚火旺者禁用,误用可能加重口干舌燥、头晕耳鸣等不适。

2、药物组成:

该方含蒺藜、柴胡疏肝解郁,巴戟天、肉苁蓉温补肾阳,蜂房、水蛭活血通络。中老年服用需注意水蛭的抗凝血作用,与阿司匹林等西药同服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建议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血压凝血功能。

3、剂量调整:

五十五岁能服疏肝益阳

常规剂量为每次4粒每日3次,中老年肝肾功能减退者可先减至每次3粒。出现食欲减退或便溏时,可配伍香砂六君丸健脾和胃。连续用药不超过8周,症状未改善需重新评估证型。

4、配伍禁忌:

服用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与清热泻火类中药同用。合并高血压者慎用淫羊藿等升压成分,糖尿病患者注意胶囊辅料中的乳糖含量。服药后出现心悸、皮肤瘙痒应立即停用。

5、综合调理:

配合推拿太冲穴、期门穴疏肝气,艾灸关元穴、肾俞穴温阳气。建议每日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改善气血循环,夜间涌泉穴贴敷吴茱萸粉引火归元。

五十五岁能服疏肝益阳

饮食宜选牡蛎核桃补肾,茉莉花玫瑰代茶疏肝,避免油腻寒凉。每周3次快走或太极拳维持阳气运行,睡眠保持子时前入睡。五十五岁使用疏肝益阳类药物需建立在中西医结合体检基础上,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与激素水平,必要时配合心理疏导改善情志因素。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疏肝益阳胶囊说明书
疏肝益阳胶囊说明书
阳痿是一种困扰诸多男性患者的高发性疾病,病因涉及了方方面面,身体亚健康、工作生活压力以及疾病都可能导致阳痿,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里健康,诸多患者还因此影响了家庭和谐,给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诸多困扰。而疏肝益阳胶囊作为临床常用药,帮助非常多的患者解除了困扰。在疏肝益阳胶囊说明书也...[详细]
发布于 2023-02-01

最新推荐

柴胡舒肝丸的服用方法
柴胡舒肝丸的服用方法
柴胡舒肝丸的正确服用需结合体质与症状,常用方法包括饭前温水送服、剂量调整及疗程控制。1、服用时间:柴胡舒肝丸宜在饭前30分钟空腹服用,利于药物吸收发挥疏肝解郁功效。脾胃虚弱者可改为饭后1小时服用,减少胃肠刺激。夜间情绪波动明显者,可遵医嘱在...[详细]
2025-04-28 07:38
来月经能吃柴胡舒肝丸
来月经能吃柴胡舒肝丸
月经期间可谨慎服用柴胡舒肝丸,但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肝郁气滞型痛经适用,气血虚弱或经量过多者慎用。1、药物特性:柴胡舒肝丸以柴胡、香附为主药,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功效。其活血成分可能影响经期,体质偏热者服用可能加重经血排出,阳虚体质者长期...[详细]
2025-04-28 07:36
来事能吃柴胡舒肝丸吗
来事能吃柴胡舒肝丸吗
女性经期能否服用柴胡舒肝丸需结合体质辨证,肝郁气滞型痛经可短期使用,但气血虚弱或经量过多者禁用。1、药物特性:柴胡舒肝丸由柴胡、香附等16味药材组成,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功效。主要针对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痛、嗳气频作等症状,其活血行气成分...[详细]
2025-04-28 07:35
柴胡舒肝丸最多吃几天
柴胡舒肝丸最多吃几天
柴胡舒肝丸连续服用不宜超过7天,长期使用需遵医嘱调整,具体疗程需结合肝郁气滞症状轻重、体质差异及药物反应综合判断。1、疗程原则:柴胡舒肝丸作为疏肝理气中成药,标准疗程通常为3-7天。短期服用可缓解胸胁胀痛、嗳气频作等肝气郁结症状,若症状未缓...[详细]
2025-04-28 07:33
肝郁脾虚湿热很难恢复
肝郁脾虚湿热很难恢复
肝郁脾虚湿热是情志不畅、饮食失调、湿邪内蕴共同作用的结果,需疏肝健脾、清热祛湿同步调理。1、情志因素:长期情绪压抑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治疗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配合合欢皮、玫瑰花代茶饮调节情绪,每日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详细]
2025-04-28 07:31
一年中补气血最佳时间
一年中补气血最佳时间为立冬至立春,此时人体阳气内敛、阴气旺盛,顺应自然规律进补效果更佳。1、冬季进补:中医认为"冬主藏",立冬后人体代谢减缓,气血消耗减少,此时进补更易被吸收储存。推荐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补血活血,生姜温中散寒,羊肉益气...[详细]
2025-04-28 07:30
生理期过后怎么补气血
生理期过后怎么补气血
生理期后补气血需兼顾饮食调理、中药滋补、穴位刺激、作息调整和适度运动。1、饮食调理:失血后需补充富含铁元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动物肝脏如猪肝含血红素铁吸收率高,每周食用2次,每次100克;红肉如牛肉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青椒可提升铁吸收;五红汤红枣...[详细]
2025-04-28 07:28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