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经常吃河蚌有什么好处

发布时间: 2025-04-27 20:1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经常食用河蚌可滋阴润燥、明目养肝、增强免疫力,其富含蛋白质、锌、硒及B族维生素,对改善贫血、调节血压和延缓衰老有辅助作用。

1、滋阴润燥:

河蚌性寒味咸,归肝、肾经,中医认为其能缓解阴虚火旺导致的口干舌燥、五心烦热。鲜蚌肉炖汤可搭配百合或麦冬增强滋阴效果,适合更年期女性或长期熬夜人群。现代研究显示其含牛磺酸,能调节体液平衡。

2、护眼明目:

河蚌中锌含量达每百克11毫克,是视网膜感光物质合成必需元素。与枸杞同煮可提升视紫红质生成能力,改善夜盲症。所含维生素A原能在体内转化为视黄醇,缓解电子屏幕导致的眼疲劳。

3、补血强体:

高蛋白低脂肪特性使其成为优质营养源,铁含量比猪肝高1.5倍,贫血者可用蚌肉50克配当归10克煎服。硒元素能激活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提升红细胞抗氧化能力,术后恢复期食用尤佳。

4、调节血压:

蚌肉中钾钠比为15:1,有助于平衡电解质,所含的肽类物质类似ACE抑制剂作用。推荐高血压人群每周食用2次蚌肉冬瓜汤,避免与高盐食材同烹,可辅助稳定收缩压。

5、延缓衰老:

河蚌提取物中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实验显示其清除自由基能力是维生素E的3倍。中老年人可定期饮用蚌壳煅烧后制成的牡蛎钙粉,搭配黑豆粉冲服能增强骨密度。

日常食用建议选择鲜活河蚌,清水吐沙后隔水蒸10分钟保留营养。搭配白萝卜可化解寒性,脾胃虚寒者加姜片同煮。每周摄入量控制在200克以内,痛风发作期禁用。配合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可促进营养吸收,运动后饮用蚌肉山药粥能加速体力恢复。长期食用需监测血尿酸水平,避免与柿子、浓茶同食影响矿物质吸收。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经常吃花生有哪些好处
经常吃花生有哪些好处
花生的功效有很多,而且花生也非常的常见。那么吃花生有什么好处?哪些人不能吃花生?在我国古代就传说,花生具有滋补益寿、长生不老之功,人们称它为《花生果》,民间传说常吃花生能养生,吃了花生不想荤。花生营养丰富,是价廉易得的保健佳品。据科学家研究,花生含大量的植物固醇,对人的健康十分有...[详细]
发布于 2024-10-20

最新推荐

柴胡舒肝丸的服用方法
柴胡舒肝丸的服用方法
柴胡舒肝丸的正确服用需结合体质与症状,常用方法包括饭前温水送服、剂量调整及疗程控制。1、服用时间:柴胡舒肝丸宜在饭前30分钟空腹服用,利于药物吸收发挥疏肝解郁功效。脾胃虚弱者可改为饭后1小时服用,减少胃肠刺激。夜间情绪波动明显者,可遵医嘱在...[详细]
2025-04-28 07:38
来月经能吃柴胡舒肝丸
来月经能吃柴胡舒肝丸
月经期间可谨慎服用柴胡舒肝丸,但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肝郁气滞型痛经适用,气血虚弱或经量过多者慎用。1、药物特性:柴胡舒肝丸以柴胡、香附为主药,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功效。其活血成分可能影响经期,体质偏热者服用可能加重经血排出,阳虚体质者长期...[详细]
2025-04-28 07:36
来事能吃柴胡舒肝丸吗
来事能吃柴胡舒肝丸吗
女性经期能否服用柴胡舒肝丸需结合体质辨证,肝郁气滞型痛经可短期使用,但气血虚弱或经量过多者禁用。1、药物特性:柴胡舒肝丸由柴胡、香附等16味药材组成,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功效。主要针对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痛、嗳气频作等症状,其活血行气成分...[详细]
2025-04-28 07:35
柴胡舒肝丸最多吃几天
柴胡舒肝丸最多吃几天
柴胡舒肝丸连续服用不宜超过7天,长期使用需遵医嘱调整,具体疗程需结合肝郁气滞症状轻重、体质差异及药物反应综合判断。1、疗程原则:柴胡舒肝丸作为疏肝理气中成药,标准疗程通常为3-7天。短期服用可缓解胸胁胀痛、嗳气频作等肝气郁结症状,若症状未缓...[详细]
2025-04-28 07:33
肝郁脾虚湿热很难恢复
肝郁脾虚湿热很难恢复
肝郁脾虚湿热是情志不畅、饮食失调、湿邪内蕴共同作用的结果,需疏肝健脾、清热祛湿同步调理。1、情志因素:长期情绪压抑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治疗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配合合欢皮、玫瑰花代茶饮调节情绪,每日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详细]
2025-04-28 07:31
一年中补气血最佳时间
一年中补气血最佳时间为立冬至立春,此时人体阳气内敛、阴气旺盛,顺应自然规律进补效果更佳。1、冬季进补:中医认为"冬主藏",立冬后人体代谢减缓,气血消耗减少,此时进补更易被吸收储存。推荐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补血活血,生姜温中散寒,羊肉益气...[详细]
2025-04-28 07:30
生理期过后怎么补气血
生理期过后怎么补气血
生理期后补气血需兼顾饮食调理、中药滋补、穴位刺激、作息调整和适度运动。1、饮食调理:失血后需补充富含铁元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动物肝脏如猪肝含血红素铁吸收率高,每周食用2次,每次100克;红肉如牛肉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青椒可提升铁吸收;五红汤红枣...[详细]
2025-04-28 07:28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