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等功效,但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引起水肿、高血压等副作用。
甘草归脾经,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乏力症状。蜜炙甘草配伍党参、白术可治疗慢性胃炎;单味甘草泡水适合脾胃虚弱者日常调理,建议每日用量不超过10克。
生甘草含甘草酸等成分,对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有缓解作用。配伍桔梗组成甘桔汤治疗扁桃体炎;外敷甘草粉可促进皮肤溃疡愈合。体质虚寒者慎用生甘草,可能加重腹泻。
在复方中能降低附子、乌头等药物的毒性,缓解大黄、芒硝的泻下峻烈之性。经典方剂四逆汤中甘草与附子配伍,既保留回阳救逆功效又减少毒性。需注意与海藻、甘遂存在十八反禁忌。
甘草酸结构与皮质激素相似,短期使用可抗炎抗过敏,但连续服用超4周可能引发假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3克以下,服药期间监测血钾水平。
长期大剂量服用会导致水钠潴留,表现为下肢浮肿、头痛。孕妇过量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建议妊娠期禁用。与利尿剂、强心苷类药物同用可能增强毒性反应。
日常保健可将3-5克甘草与菊花、枸杞配伍代茶饮,每周饮用不超过3次。搭配适量运动如八段锦增强脾胃功能,饮食避免同时摄入高盐食物。出现心慌、肌肉无力等低钾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慢性病患者使用前需咨询中医师。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