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磺脲类降糖药和GLP-1受体激动剂是临床常用的三种降血糖药物。
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发挥作用。作为一线用药,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肥胖患者效果显著。常见剂型包括普通片、缓释片,每日剂量500-2000mg分次服用。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长期使用需监测维生素B12水平。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等磺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糖。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餐前30分钟服用效果最佳。需警惕低血糖风险,老年患者建议选择短效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可增强疗效,但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GLP-1类药物通过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促进胰岛素分泌实现控糖。每周注射1次,兼具减重和心血管保护作用。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通常2-4周后缓解。需注意胰腺炎风险,不推荐用于甲状腺髓样癌病史患者。
个体化选择需考虑患者年龄、病程、并发症等因素。初诊患者首选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采用二联或三联方案。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时调整剂量。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磺脲类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可能增强降糖效果。
配合饮食控制,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00-300g,优先选择低GI食物如燕麦、荞麦。坚持有氧运动,每周5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中医辅助可采用黄芪、葛根等药食两用材料,但不可替代正规降糖治疗。
降糖治疗需饮食运动药物三管齐下。建议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0g,分餐制控制餐后血糖波动。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定期复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等并发症指标,出现心悸、冷汗等低血糖症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