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制作需经过选果、清洗、剥皮、晾晒、储存五个步骤,关键在于选用成熟柑橘、充分干燥及三年以上陈化。
制作陈皮需选择完全成熟的柑橘类果实,以茶枝柑、新会柑为佳,果皮厚度适中且油室饱满。避免使用未成熟或腐烂果实,果皮有效成分不足可能影响药效。采摘后需在24小时内处理,防止果皮水分流失导致干燥困难。
用软毛刷在流动清水下轻刷果皮表面,去除农药残留和蜡质层。可配合50℃温水浸泡5分钟增强清洁效果,但需立即擦干避免水渍残留。清洗后置于通风处阴干2小时,确保表皮无水分再进行剥皮操作。
采用三刀法沿果蒂呈120度角划开,保持果皮完整成三瓣。剥皮时深度需控制在中果皮层,过浅会残留白色橘络影响口感,过深则破坏油室结构。剥下的果皮需内面朝上平铺,避免堆叠导致霉变。
初晒阶段需连续3天暴晒至果皮卷曲,每日翻面3次保证均匀脱水。之后转入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7天,期间每天翻动防止霉斑。完全干燥的标准是果皮对折时能发出清脆断裂声,含水量需低于13%。
将干燥果皮装入陶罐或棉麻袋,置于离地1米以上的木架上储存。前三年需每季度检查翻晒,三年后每年翻晒1次。储存环境需保持相对湿度65%以下,温度25℃以下,避免与异味物品接触。
优质陈皮需搭配科学养护方法,储存期间可定期用阳光中紫外线杀菌。日常取用后需密封保存,建议搭配湿度指示卡监控环境。三年以上陈皮可配伍普洱茶饮用,或与瘦肉、薏米同炖增强健脾功效。制作过程中需全程避免接触金属器具,防止单宁酸与铁离子反应影响药性。完成陈化的陈皮表面应呈棕红色,具有特有的醇香气息,内囊呈现自然脱落状态。
2021-05-07
2021-05-07
2021-05-07
2021-05-07
2021-05-07
2021-05-07
2021-05-07
2021-05-07
2021-05-07
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