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为什么心肌会缺血

发布时间: 2025-04-29 11:2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心肌缺血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痉挛、心肌耗氧量增加及先天血管畸形等因素导致,可通过药物、手术、中医调理、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监测改善。

1、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缺血最常见原因,脂质沉积导致血管腔变窄。治疗需服用阿托伐他汀降脂、单硝酸异山梨酯扩张血管,严重者需植入支架或搭桥手术。日常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

2、血液黏稠:

血小板聚集或红细胞增多症会增加血流阻力。口服阿司匹林抗凝、丹参滴丸活血化瘀,必要时采用血液稀释疗法。每日饮水1500ml以上,适量食用黑木耳、洋葱等清血食物。

3、血管痉挛:

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引发冠脉异常收缩。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急性发作,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艾灸内关穴、檀中穴可温通经脉,避免突然暴露于冷空气。

4、耗氧失衡:

剧烈运动或甲亢等疾病增加心肌需氧量。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率,同时治疗原发病。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更适合患者,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

5、先天异常: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等先天缺陷影响供血。冠脉CTA明确诊断后,根据情况选择介入封堵或外科矫治术。术后配合黄芪、红景天等补气药材调理,避免剧烈碰撞胸部。

心肌缺血患者需长期保持膳食均衡,推荐燕麦、深海鱼、山楂等护心食材,每周进行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突发胸痛持续15分钟以上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呼叫急救。中医认为此类病症多属气虚血瘀,可日常按压劳宫穴、足三里穴保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为什么会出现心肌缺血?哈尔滨专治心肌缺血
为什么会出现心肌缺血?哈尔滨专治心肌缺血
近几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特别高,而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都会引发心肌缺血,心肌缺血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心肌梗死。因此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之后,不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而且还要注意饮食,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够让病情更快得到缓解。...[详细]
发布于 2021-07-07

最新推荐

便秘是内火旺的原因吗
便秘是内火旺的原因吗
便秘可能是内火旺引起的,但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内火旺属于中医热证范畴,可能因饮食辛辣、情志不畅等导致肠道津液耗伤,引发大便干结。其他常见原因还包括气虚推动无力、阴虚肠燥、脾胃虚寒...[详细]
2025-09-22 17:00
便秘湿气重喝什么茶好
便秘湿气重喝什么茶好
便秘湿气重可以适量饮用决明子茶、荷叶茶、陈皮普洱茶、薏米茶、菊花茶等,也可遵医嘱使用麻仁润肠丸、枳实导滞丸、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散、四妙丸等中成药调理。建议结合体质辨证选用,避...[详细]
2025-09-22 11:36
便秘湿气重吃什么药效果好
便秘湿气重吃什么药效果好
便秘湿气重可遵医嘱使用麻仁润肠丸、四磨汤口服液、枳实导滞丸、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调理。中医认为此类症状多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气滞不畅有关,需辨证施治。1、麻仁润肠丸...[详细]
2025-09-22 06:12
便秘了怎么办有屎拉不出来
便秘了怎么办有屎拉不出来
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腹部按摩、服用药物、灌肠等方式缓解。便秘通常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肠道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器质性疾病等原因引起。1、调整饮食便秘患者可适量增加富...[详细]
2025-09-21 13:24
便秘口臭是消化不良吗
便秘口臭是消化不良吗
便秘口臭可能与消化不良有关,但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主要有胃肠积热、脾胃虚弱、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调、口腔疾病等原因。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1、胃肠积热长期饮食辛辣...[详细]
2025-09-21 08:00
便秘口臭是什么味道
便秘口臭是什么味道
便秘口臭通常表现为腐臭味或酸臭味,可能伴有粪便气息。便秘口臭主要与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衡、食物残渣发酵等因素有关,长期便秘者还可能因毒素堆积出现类似氨味的特殊气味。胃肠蠕动...[详细]
2025-09-20 15:12
便秘口臭湿气重怎么调理
便秘口臭湿气重怎么调理
便秘口臭湿气重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药调理、穴位按摩、规律作息等方式改善。这些症状多与胃肠功能紊乱、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需综合调理。1、调整饮食日常可增加膳食纤...[详细]
2025-09-20 09:48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