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肥大可通过针刺疗法缓解症状,常用穴位包括关元、气海、三阴交,配合艾灸或中药增强疗效。
位于脐下三寸,为任脉要穴,主治妇科疾病。针刺关元可调节冲任二脉,改善局部气血循环,减轻宫颈充血水肿。操作时直刺1-1.5寸,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临床常配以温针灸,每周3次,连续2周可见分泌物减少。
脐下1.5寸处,具有益气固本作用。宫颈肥大伴腰酸乏力者,深刺气海穴能提升脾肾阳气。进针后行捻转补法,配合TDP神灯照射,促进炎症吸收。研究显示,该穴能降低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建议隔日治疗1次。
足内踝上三寸,肝脾肾三经交汇点。针对湿热下注型宫颈肥大,针刺此穴可清热利湿,调节内分泌。操作时向胫骨后缘斜刺,得气后接电针仪,选用疏密波刺激15分钟。典型病例中,联合使用苍术、黄柏等中药坐浴效果更佳。
实证加刺太冲、阴陵泉疏肝健脾;虚证配伍足三里、肾俞补益脾肾。出血明显者配合隐白穴止血,采用麦粒灸5-7壮。现代研究证实,针刺这些穴位能双向调节雌孕激素,抑制宫颈腺体增生。
月经期暂停治疗,避免感染。针刺前后需消毒针具,体质虚弱者采用浅刺轻刺激。合并宫颈糜烂或HPV感染需结合西医治疗。治疗后忌食辛辣,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日常可饮用蒲公英根茶消炎,练习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推荐鲫鱼赤小豆汤利水消肿,避免久坐压迫盆腔。针刺治疗期间每月复查宫颈TCT,配合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调节气机,疗程通常需要3个月经周期。
2014-12-26
2014-12-26
2014-12-25
2014-12-25
2014-12-25
2014-12-25
2014-12-24
2014-12-24
2014-12-24
201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