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崩漏止血需辨证施治,常用方法包括中药固冲汤调理、艾灸隐白穴温经止血、针刺断红穴应急止崩。
脾虚型崩漏可用固冲汤加减,含黄芪30克、白术15克、煅龙骨20克;血热型选清热固经汤,配黄芩10克、生地15克;肾阳虚者用右归丸加艾叶炭10克。汤药需文火煎煮40分钟,每日1剂分2次温服,连续7天为1疗程。临床数据显示,中药调理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有效率可达85%。
取隐白穴足大趾内侧甲角旁0.1寸用清艾条悬灸,距离皮肤3厘米施雀啄灸法,每次15分钟,每日2次。配合关元穴隔姜灸,生姜切片扎孔置于穴位,艾炷灸5壮。研究显示艾灸能提升血小板聚集率30%,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急性出血期建议配合冷敷小腹。
应急处理可选断红穴手背第2、3掌骨间,毫针直刺1寸行泻法,留针30分钟。配合三阴交、血海穴平补平泻。临床观察表明,针刺10分钟内可使70%患者出血量减少50%。严重出血时需配合电针,选用疏密波,频率2/100Hz交替。
出血期宜食阿胶糯米粥:阿胶10克烊化后加入糯米60克、红枣5枚熬粥。恢复期推荐乌骨鸡炖当归,取乌鸡半只加当归15克、枸杞20克慢炖2小时。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饮用鲜藕汁200毫升含丰富单宁酸。
绝对卧床时抬高下肢15度,使用中药熏洗:五倍子30克、地榆炭20克煎汤熏蒸会阴。保持情绪平稳,练习腹式呼吸法,每日3次每次10分钟。出血停止后逐步进行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锻炼。
崩漏患者需长期调理,月经干净后继续服用归脾丸3个月。定期复查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贫血者配合铁剂治疗。冬季注意腰腹部保暖,避免冷水刺激。建立月经日记记录周期变化,出血量多时及时复诊。饮食宜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含铁食物,配合适量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2015-01-26
2015-01-26
2015-01-26
2015-01-26
2015-01-26
2015-01-26
2015-01-26
2015-01-23
2015-01-23
201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