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心衰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可通过补气活血、利水消肿、温阳固脱等机制改善症状。
心衰患者常见气虚血瘀证候,表现为心悸气短、唇甲青紫。黄芪、丹参、三七等中药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黄芪30克煎服可提升心脏泵血功能,丹参滴丸每日3次能减少血栓风险。
右心衰竭易引发下肢水肿,茯苓、泽泻、葶苈子等利水药配合桂枝可促进体液代谢。五苓散加减方含茯苓15克、猪苓10克,连续服用两周能减轻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心肾阳虚型心衰出现四肢厥冷时,附子、肉桂、干姜等温热药可回阳救逆。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适用于急性发作,日常可用红参5克炖服预防阳气暴脱。
酸枣仁、远志、柏子仁等安神药能缓解心衰伴随的焦虑失眠。天王补心丹含多味宁神药材,睡前服用6克可改善睡眠质量,间接降低心率负荷。
麦冬、五味子等养阴药能减轻心肌纤维化,实验显示可降低BNP指标。生脉饮口服液含人参、麦冬,长期服用有助于延缓心室重构进程。
心衰患者宜采用低盐高蛋白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适量食用鲤鱼、山药等健脾利水食材。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运动每周3次,每次20分钟可增强心肺功能。需定期监测血压、体重变化,中药治疗必须配合西医规范用药,危重情况需立即就医。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