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芋头后手痒是皂苷类物质刺激皮肤所致,可通过冲洗、中和、外敷、药物及预防措施缓解。
芋头黏液中的草酸钙针晶和皂苷会引发刺痒感,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患处15分钟,水流能带走大部分致痒物质。避免揉搓或热水冲洗,以免扩大刺激范围。冲洗后可用肥皂二次清洁,弱碱性成分有助于分解酸性致痒物。
将食用白醋或柠檬汁稀释后涂抹皮肤,酸性物质能中和碱性皂苷。取50毫升温水加10毫升白醋,棉签蘸取轻擦痒处3分钟。也可用新鲜柑橘皮内侧白色纤维层反复摩擦患处,柑橘类果酸同样具有中和作用。
切薄片生姜冷藏10分钟后敷于瘙痒部位,姜辣素能阻断神经末梢传递痒感。或将毛巾浸冰牛奶外敷15分钟,乳脂能在皮肤形成保护膜。严重瘙痒者可用纱布包裹碎冰间歇冷敷,每次不超过5分钟。
炉甘石洗剂摇匀后每日涂抹3次,氧化锌成分可收敛止痒。瘙痒剧烈时口服氯雷他定片,成人每日1片。皮肤红肿者薄涂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2次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破溃处需先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处理芋头前佩戴加厚橡胶手套,选择表面光滑的烘焙专用手套更佳。在流水下完成削皮工序,保持操作台湿润减少黏液飞溅。备好食醋水置于操作台旁,不慎接触可第一时间处理。儿童及过敏体质者建议避免直接接触生芋头。
芋头过敏期间减少食用海鲜、竹笋等发物,适量增加薏仁粥、绿豆汤等利湿食物。日常可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促进皮肤代谢,具体动作为双臂上举时配合深呼吸,每天练习15分钟。接触芋头后48小时内避免日光暴晒,防止发生光敏性皮炎。皮肤持续灼痛或起水泡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感染。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