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可通过中药内服、外敷、熏洗等方法缓解症状,常用方剂包括槐角丸、止痛如神汤、五倍子散等。
槐角丸以槐角为主药,配伍地榆、黄芩等,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消肿功效。适用于湿热下注型痔疮,表现为肛门灼痛、便血鲜红。每日2次,每次6克温水送服。便血严重者可加侧柏叶炭10克煎汤同服。
含秦艽、桃仁、苍术等成分,针对气滞血瘀型痔疮,症见肛门坠胀、痔核紫暗。水煎取汁300毫升,早晚分服。疼痛剧烈时可用药渣热敷肛门,辅以当归尾15克增强活血效果。
五倍子煅烧研末,与冰片按5:1配比,用于外敷脱出痔核。收敛止血作用显著,配合马齿苋30克煎水坐浴效果更佳。每日换药1次,溃烂创面需先消毒。
苦参30克、黄柏20克、芒硝50克煮沸熏蒸,待温后坐浴15分钟。适用于急性发作期肛门水肿,可减轻瘙痒疼痛。熏洗后涂抹黄连膏保护创面。
决明子10克、蜂蜜草6克代茶饮,润肠通便预防便秘。长期饮用可配合无花果30克食疗,改善直肠静脉回流。
痔疮患者需保持每日粗纤维摄入量不低于25克,推荐食用黑木耳、燕麦等食材。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提肛运动3组每组20次。急性出血期间禁用辛辣刺激食物,如出现持续便血或痔核嵌顿需及时就医。中药治疗期间观察排便情况,外用药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用。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