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哪些中药治疗腱鞘炎

发布时间: 2025-05-01 22:0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腱鞘炎可通过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中药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伸筋草、红花、当归、川芎、乳香。

1、伸筋草:

哪些中药治疗腱鞘炎

伸筋草具有舒筋活络功效,能缓解腱鞘炎引起的关节僵硬和疼痛。可配伍透骨草煎汤熏洗患处,或研磨成粉与黄酒调敷。湿热痹阻型腱鞘炎患者使用效果更佳,每日熏洗20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红花:

红花含红花黄色素等成分,能显著抑制炎症反应。将红花油涂抹于患处配合按摩,或与桃仁、赤芍制成膏药外敷。血瘀型腱鞘炎患者连续使用7天可见肿胀消退,注意孕妇禁用。

3、当归:

哪些中药治疗腱鞘炎

当归补血活血作用突出,适合气血不足导致的慢性腱鞘炎。可配伍黄芪煎服增强免疫力,或与桂枝、细辛制成药酒外擦。虚寒体质患者建议早晚各服10ml药酒,配合热敷效果更显著。

4、川芎:

川芎擅长行气开郁、祛风止痛,对劳损性腱鞘炎效果明显。常与白芷、羌活组成复方煎剂,或研末加入凡士林制成软膏。气滞血瘀型患者每日涂抹3次,配合川芎茶调散内服效果更佳。

5、乳香:

乳香树脂具有强力抗炎镇痛作用,可缓解急性腱鞘炎剧痛。与没药、冰片配成散剂黄酒送服,或制成膏药贴敷患处。外伤性腱鞘炎患者用药期间需制动休息,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哪些中药治疗腱鞘炎

腱鞘炎患者日常可多食黑木耳、山楂等活血食材,避免频繁使用患肢。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改善上肢循环,局部艾灸阳溪穴、列缺穴每次15分钟。急性发作期建议佩戴护具,慢性患者每周2次药浴桂枝30g+威灵仙20g可预防复发。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关节畸形需及时就医,避免肌腱永久性损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腱鞘炎的偏方治疗腱鞘炎同样有效
腱鞘炎的偏方治疗腱鞘炎同样有效
您是否还在为得了腱鞘炎就要到医院去治疗,又耽误时间,又浪费金钱而困扰呢,小编就来告诉您,利用腱鞘炎的偏方治疗腱鞘炎也同样有效。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几种治疗腱鞘炎的偏方。腱鞘炎的偏方同样可以有效的治疗腱鞘炎1.用温水洗手养成劳作后用温水洗手的习惯,不宜用冷水,适时活动手,并自行按摩。...[详细]
发布于 2011-05-17

最新推荐

便秘长期喝番泻叶对身体
便秘长期喝番泻叶对身体
长期饮用番泻叶缓解便秘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番泻叶属于刺激性泻药,短期使用可缓解便秘,但长期依赖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药物依赖性便秘等问题。番泻叶含有蒽醌类化合物...[详细]
2025-09-25 11:56
便秘长期吃麻仁丸有副作用吗
便秘长期吃麻仁丸有副作用吗
长期服用麻仁丸可能产生副作用,但需结合具体用药情况判断。麻仁丸作为润肠通便的中成药,适用于短期便秘调理,若长期依赖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药物依赖性便秘或电解质失衡。建议在医生指...[详细]
2025-09-25 06:15
便秘有口臭是实火还是虚火
便秘有口臭是实火还是虚火
便秘伴随口臭可能是实火或虚火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实火多表现为口干舌燥、舌红苔黄、小便短赤;虚火常见于舌红少苔、五心烦热、夜间盗汗等症状。中医辨证需通过望闻问切综合评估,建...[详细]
2025-09-24 13:24
便秘用什么药最好最快
便秘用什么药最好最快
便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麻仁润肠丸、开塞露、聚乙二醇4000散、番泻叶颗粒等药物缓解症状。便秘多与胃肠蠕动缓慢、饮食结构不当、湿热内蕴等因素相关,需结合病因选...[详细]
2025-09-24 08:00
便秘是因为湿气重吗
便秘是因为湿气重吗
便秘可能与湿气重有关,但并非唯一原因。便秘通常由胃肠功能紊乱、饮食结构失衡、久坐少动、情志失调、湿浊内阻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辨证分析。湿气重导致的便秘多见于中医“湿热秘”...[详细]
2025-09-23 15:06
便秘是上火还是湿气重
便秘是上火还是湿气重
便秘既可能与上火有关,也可能与湿气重有关,具体需结合体质和症状判断。上火引起的便秘多表现为大便干结、口舌生疮,湿气重导致的便秘常伴随黏滞不爽、舌苔厚腻。主要影响因素有胃肠积热、...[详细]
2025-09-23 10:03
便秘是内火旺的原因吗
便秘是内火旺的原因吗
便秘可能是内火旺引起的,但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内火旺属于中医热证范畴,可能因饮食辛辣、情志不畅等导致肠道津液耗伤,引发大便干结。其他常见原因还包括气虚推动无力、阴虚肠燥、脾胃虚寒...[详细]
2025-09-22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