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脚踝疼痛可能由运动损伤、生长痛、扁平足、关节炎或感染引起。
剧烈运动或意外扭伤可能导致韧带拉伤、肌腱炎或骨折。急性期采用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配合中药外敷如红花油或三七粉调敷。慢性疼痛可尝试针灸足三里、昆仑等穴位,或艾灸局部疼痛点。
骨骼快速生长时肌肉肌腱牵拉引发钝痛,多发生在夜间。热敷配合推拿手法缓解肌肉紧张,推荐当归芍药散加减内服。适度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过度跑跳。
足弓塌陷导致生物力学异常,引发踝关节代偿性疼痛。定制矫形鞋垫改善受力,练习踮脚尖、抓毛巾等足底肌肉训练。中药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涌泉穴按摩。
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或反应性关节炎需风湿免疫科确诊。西药常用非甾体抗炎药,中医辨证多属湿热痹阻,可用四妙散加忍冬藤、桑枝。关节腔注射或雷火灸辅助治疗。
细菌性关节炎或骨髓炎伴随红肿热痛需急诊处理。血常规检查后抗生素治疗,配合金黄散外敷消肿止痛。恢复期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调理气血,避免负重活动。
日常注意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推荐牛奶、小鱼干、黑芝麻等食材。运动前后充分热身,选择有缓冲功能的运动鞋。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关节变形、发热时需影像学检查。适度进行太极云手、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增强关节稳定性,睡前可用伸筋草、透骨草煎汤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2022-02-23
2022-02-23
2022-02-23
2022-02-23
2022-02-23
2022-02-23
2022-02-23
2022-02-23
2022-02-23
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