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银耳需经浸泡、去蒂、清洗和烹煮四步处理,避免皂素类物质引发不适。
新鲜银耳含有天然胶质和微量皂素,需用清水浸泡2-3小时。水温保持20-25℃,中途换水2次,膨胀至原体积3倍后沥干。浸泡可溶解部分皂苷类物质,减少食用后肠胃刺激。
用不锈钢刀切除黄色硬蒂,将整朵银耳撕成小朵。蒂部含较高粗纤维和杂质,分朵后更易煮熟。处理时注意保留耳瓣完整,避免营养流失。
流动水下反复冲洗耳片褶皱处,可用软毛刷轻刷表面。重点清洗耳片背面蜂窝状结构,去除残留木屑或培养基质,洗至水清无悬浮物为止。
沸水中焯烫5分钟或炖煮30分钟以上,破坏残留皂素。建议搭配百合、莲子同煮,温度需持续保持100℃。未煮熟银耳可能引发恶心、腹泻等反应。
处理后的鲜银耳需当日食用,未使用部分密封冷藏不超过48小时。冷冻保存可延长至1个月,解冻后需重新煮沸。变质银耳会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出现异味立即丢弃。
银耳搭配雪梨炖煮可润肺,与红枣同煮补气血,体质虚寒者加两片生姜。每日食用量建议干品10克或鲜品30克,连续食用不超过5天。处理过程中避免使用铁器,烹饪前可滴入少许白醋帮助胶质析出。出现头晕、腹痛等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
2012-01-02
2012-01-02
2012-01-02
2012-01-02
2012-01-02
2012-01-02
2012-01-02
2012-01-02
2012-01-02
201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