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银耳食用前需彻底清洗、去蒂、焯水处理,避免皂素类物质引发不适,具体方法包括流水冲洗、沸水焯烫、冷藏浸泡等。
新鲜银耳表面易附着灰尘和杂质,需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3-5遍,重点清洗伞状褶皱部位。清洗时可用软毛刷轻刷表面,但避免用力揉搓破坏胶质。处理后的银耳应呈半透明乳白色,无黑色斑点或异物残留。
银耳根部木质化蒂头含有较多粗纤维,需用不锈钢刀完全切除。切除时保留距离根部1厘米以上的可食用部分,蒂头周围发黄变硬的区域也应一并去除。处理后的银耳重量约减少15%-20%,但口感更细腻。
鲜银耳含微量天然皂素,需沸水焯烫3分钟以上分解。水烧开后放入整朵银耳,加入少许白醋可加速皂素分解。焯水后立即过冷水定形,能保持爽脆口感。此步骤可消除95%以上的致敏物质。
处理后的鲜银耳需冷藏浸泡2小时激发胶质。使用4℃左右纯净水,水量需完全没过银耳,水中可加入少许淀粉吸附残留杂质。浸泡后银耳体积膨胀3-4倍,胶质完全析出方可用于炖煮。
未立即食用的鲜银耳需分装冷冻保存。将焯水后的银耳沥干水分,按每次食用量分装至食品级密封袋,排出空气后-18℃冷冻。保存时间不超过30天,解冻后需再次焯水处理。
鲜银耳搭配莲子、红枣炖煮可增强滋阴效果,避免与菠菜、白萝卜同食影响吸收。处理过程中保持厨具清洁,接触银耳前后用75%酒精消毒双手。每日食用量建议控制在干品10克以内,连续食用不超过7天。脾胃虚寒者食用时可加入姜片中和寒性,糖尿病患者需减少配伍冰糖用量。银耳羹冷藏后会产生更多益生元,但需24小时内食用完毕。
2011-12-28
2011-12-28
2011-12-28
2011-12-28
2011-12-27
2011-12-27
2011-12-27
2011-12-27
2011-12-27
201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