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紫苏叶的药用价值和功效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5-04 15:2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解毒安胎等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气滞、鱼蟹中毒及妊娠呕吐等症状。

1、解表散寒:

紫苏叶的药用价值和功效是什么

紫苏叶性温味辛,归肺脾经,能发散风寒。针对风寒感冒初期出现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可用鲜紫苏叶30克煎水代茶饮,或配伍生姜、葱白增强发汗效果。民间验方中,紫苏叶煮水泡脚亦可缓解寒症。

2、行气和胃:

紫苏叶含紫苏醛等挥发油成分,能促进胃肠蠕动。治疗脾胃气滞导致的脘腹胀满,常与陈皮、木香同用。日常可用紫苏叶5克、山楂10克沸水冲泡,饭后饮用改善消化不良。日本料理中常用紫苏叶包裹生鱼片,既杀菌又助消化。

3、解毒止呕:

紫苏叶的药用价值和功效是什么

紫苏叶对鱼蟹毒和食物中毒有特殊疗效。食用海鲜后出现腹痛呕吐,可用紫苏叶50克加生姜3片急煎服。妊娠期呕吐者,可取紫苏梗15克配砂仁6克煎汤,药性温和不伤胎元。

4、抗菌消炎:

现代研究证实紫苏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皮肤湿疹瘙痒时,可用紫苏叶50克煎水外洗。口腔溃疡可用鲜叶捣汁含漱,其迷迭香酸成分能加速黏膜修复。

5、安胎止血:

紫苏叶能理气安胎,古代用于胎动不安。先兆流产者可用紫苏叶10克配苎麻根30克煎服。产后恶露不尽,取紫苏叶炭15克冲服,其鞣质成分能收敛止血。

紫苏叶的药用价值和功效是什么

紫苏叶药食两用,鲜叶可凉拌或煮粥,干叶宜密封避光保存。气虚多汗者慎用,阴虚内热者需配伍麦冬等滋阴药材。日常推荐紫苏姜枣茶紫苏叶3克、生姜2片、红枣3枚提升免疫力,或紫苏薄荷饮鲜叶5片、薄荷3克缓解暑热胸闷。运动后出汗过多者,避免大量服用紫苏发汗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紫苏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紫苏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紫苏外表看起来并不起眼,它的花语就是平凡。下面是的紫苏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资料,欢迎阅读。紫苏的营养紫苏全株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具有低糖、高纤维、高胡萝小时素、高矿质元素等。在嫩叶中,抗衰老素SOD在每毫克苏叶中含量高达106.2微克。紫苏种子中含大量油脂,出油率高达45%左右,油...[详细]
发布于 2024-10-15

最新推荐

便秘是因为湿气重吗
便秘是因为湿气重吗
便秘可能与湿气重有关,但并非唯一原因。便秘通常由胃肠功能紊乱、饮食结构失衡、久坐少动、情志失调、湿浊内阻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辨证分析。湿气重导致的便秘多见于中医“湿热秘”...[详细]
2025-09-23 15:06
便秘是上火还是湿气重
便秘是上火还是湿气重
便秘既可能与上火有关,也可能与湿气重有关,具体需结合体质和症状判断。上火引起的便秘多表现为大便干结、口舌生疮,湿气重导致的便秘常伴随黏滞不爽、舌苔厚腻。主要影响因素有胃肠积热、...[详细]
2025-09-23 10:03
便秘是内火旺的原因吗
便秘是内火旺的原因吗
便秘可能是内火旺引起的,但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内火旺属于中医热证范畴,可能因饮食辛辣、情志不畅等导致肠道津液耗伤,引发大便干结。其他常见原因还包括气虚推动无力、阴虚肠燥、脾胃虚寒...[详细]
2025-09-22 17:00
便秘湿气重喝什么茶好
便秘湿气重喝什么茶好
便秘湿气重可以适量饮用决明子茶、荷叶茶、陈皮普洱茶、薏米茶、菊花茶等,也可遵医嘱使用麻仁润肠丸、枳实导滞丸、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散、四妙丸等中成药调理。建议结合体质辨证选用,避...[详细]
2025-09-22 11:36
便秘湿气重吃什么药效果好
便秘湿气重吃什么药效果好
便秘湿气重可遵医嘱使用麻仁润肠丸、四磨汤口服液、枳实导滞丸、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调理。中医认为此类症状多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气滞不畅有关,需辨证施治。1、麻仁润肠丸...[详细]
2025-09-22 06:12
便秘了怎么办有屎拉不出来
便秘了怎么办有屎拉不出来
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腹部按摩、服用药物、灌肠等方式缓解。便秘通常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肠道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器质性疾病等原因引起。1、调整饮食便秘患者可适量增加富...[详细]
2025-09-21 13:24
便秘口臭是消化不良吗
便秘口臭是消化不良吗
便秘口臭可能与消化不良有关,但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主要有胃肠积热、脾胃虚弱、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调、口腔疾病等原因。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1、胃肠积热长期饮食辛辣...[详细]
2025-09-21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