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石膏后皮肤出现密集小疙瘩可能与过敏反应、局部湿热刺激、细菌感染、石膏材料刺激或汗液积聚有关。
部分患者对石膏中的粘合剂或添加剂过敏,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红色丘疹伴瘙痒,严重时出现水疱。需立即拆除石膏,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或弱效激素软膏如地奈德乳膏。更换为低敏材质固定装置。
石膏封闭导致局部温度湿度升高,汗腺导管堵塞形成痱子样皮疹。保持患肢抬高促进血液循环,每日用冷毛巾隔着石膏外敷降温。可请医生在石膏上开窗通风,或改用透气性更好的高分子夹板。
皮肤长期闷热潮湿易滋生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出现脓疱、渗液需取样培养,轻症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中重度感染口服头孢氨苄。拆除石膏后每日用碘伏消毒,配合红光照射促进创面愈合。
石膏内衬不平整或固定过紧,机械性刺激诱发毛囊炎。调整石膏松紧度,内层垫医用棉片缓冲压力。已形成丘疹可外涂夫西地酸乳膏,每日轻柔按摩周围皮肤改善微循环。
石膏内汗液无法蒸发导致角质层浸渍。使用止汗喷雾减少分泌,睡前用吹风机冷风档通过石膏缝隙吹入。可尝试中药外洗方:苦参30g、黄柏15g煎汤冷却后纱布蘸擦。
石膏固定期间建议穿着纯棉衣物,每日检查皮肤状态。饮食宜清淡,避免海鲜、辛辣等发物,适量饮用绿豆汤或金银花露清热利湿。拆除石膏后逐步进行关节屈伸训练,配合艾灸足三里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若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皮疹扩散需急诊处理,防止发生坏死性筋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