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脾气暴躁可能与生理发育、环境刺激、饮食失衡、睡眠不足、教养方式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情绪引导、饮食调理、推拿按摩、中医食疗等方法改善。
幼儿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情绪控制力弱,中医认为肝常有余易生肝火。每日按揉太冲穴3分钟,配合清天河水手法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200次,饮用菊花枸杞茶菊花2朵、枸杞3粒泡水。
过度声光刺激或家庭冲突会扰动心神。保持环境安静柔和,避免激烈动画片。睡前用茯神10克煮水泡脚,白天可佩戴朱砂安神香囊朱砂1克配合欢皮3克。
积食化热或营养失衡易致烦躁。避免油炸零食,多吃莲子小米粥。山楂麦芽饮山楂3片、炒麦芽5克煮水助消化,脾虚加茯苓山药粥茯苓5克、山药10克。
清肝经食指掌面从指根推向指尖100次,捣小天心腕横纹中点轻揉50次。配合捏脊疗法从尾椎捏至大椎5遍,肝火旺加推涌泉穴脚底前1/3凹陷处。
采用"三不原则":不吼叫、不妥协、不转移。暴躁时抱离现场轻拍背部膀胱经,哼唱五音疗法中的角调mi音。日常多进行亲子抚触游戏,培养安全感。
建议每日保证12小时睡眠含2小时午觉,避免睡前过度兴奋。增加户外活动如草坪爬行、玩沙等接地气运动。饮食添加小麦胚芽、香蕉等富含B族维生素食物,脾虚宝宝可常食芡实茯苓糕芡实粉30克、茯苓粉10克蒸制。观察持续暴躁伴发育迟缓需排查自闭症等病理性因素,及时就医评估。
2022-02-22
2022-02-22
2022-02-22
2022-02-22
2022-02-22
2022-02-22
2022-02-22
2022-02-22
2022-02-22
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