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耍脾气多与情绪管理能力不足、需求未被满足或环境压力有关,可通过沟通引导、行为矫正、情绪安抚、规则建立和家庭氛围改善来应对。
蹲下与孩子平视交流,用简单语言询问原因,避免质问语气。例如孩子因玩具哭闹时,可说“妈妈知道您想要这个,但今天不能买”,配合抚摸背部缓解情绪。日常通过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帮助孩子认识感受。
采用“积极忽视法”,对无理哭闹短暂不回应,待平静后奖励良好表现。准备星星贴纸板,积满5颗星可兑换亲子游戏时间。避免当众训斥,厕所等私密空间更适合进行行为纠正谈话。
准备情绪安抚盒,放入压力球、嗅闻瓶薰衣草精油棉球、软毛刷等触觉安抚工具。中医按揉小天心穴手掌根凹陷处或清肝经食指掌面从指根推向指尖各100次,能疏肝理气。
制定可视化家庭规则表,用太阳月亮符号区分白天睡前禁忌。提前告知日程变化:“再过十分钟我们要离开游乐园”,给予心理缓冲期。违反规则时实施自然结果法,如洒食物就自己清理。
检查父母是否存在过度包办或高压管教,每周保证3次以上亲子游戏。晚餐时轮流分享“今日开心与难过”,大人需先示范。调整家居灯光为暖色调,避免尖锐噪音刺激。
饮食上避免晚餐过饱,推荐莲子百合粥莲子10g、百合6g、粳米50g宁心安神;减少巧克力等兴奋性食物。每日保证1小时户外活动如拍气球游戏,睡前2小时停止电子设备。长期脾虚易怒儿童可咨询中医师,考虑太子参3g、炒麦芽6g代茶饮。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咬指甲、夜惊等焦虑体征,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儿童心理门诊评估。
2021-12-20
2021-12-20
2021-12-20
2021-12-20
2021-12-20
2021-12-20
2021-12-20
2021-12-20
2021-12-20
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