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鸡汤怎么炖最好喝最养胃

发布时间: 2025-05-06 08:1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鸡汤养胃的关键在于选材搭配与火候控制,推荐使用老母鸡搭配山药、红枣、枸杞等食材文火慢炖。

1、选材关键:

鸡汤怎么炖最好喝最养胃

老母鸡富含胶原蛋白和氨基酸,搭配养胃食材效果更佳。山药含黏蛋白可保护胃黏膜,红枣补气血,枸杞滋阴。处理时需去除鸡皮脂肪,焯水去腥。药材添加不宜过量,5-6颗红枣、15克枸杞即可。

2、火候控制:

冷水下锅大火煮沸后转文火慢炖2小时,压力锅需40分钟。火候不足导致营养释放不充分,过度沸腾会破坏蛋白质结构。最佳状态为汤面微微波动,骨肉可轻松分离。使用砂锅或陶瓷锅更利于保持恒温。

3、去油技巧:

鸡汤怎么炖最好喝最养胃

炖煮完成后冷藏2小时,表层油脂凝结后轻松去除。也可在炖煮时放入吸油食材如海带、冬瓜。保留少量油脂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胃病患者建议油脂含量控制在3%以下。

4、调味时机:

食盐需在关火前10分钟加入,过早加盐会使肉质变柴。可添加2片生姜去腥,少量白胡椒暖胃。避免使用味精鸡精,可用菌菇提鲜。糖尿病患者慎加红枣,可用玉竹替代。

5、分次饮用:

每次饮用200ml为宜,空腹饮用更利吸收。剩余汤汁可分装冷冻保存两周。胃寒者建议加两片生姜复热,胃热者可加少许菊花平衡。连续饮用不宜超过3天,建议间隔2日再食。

鸡汤怎么炖最好喝最养胃

搭配小米粥或南瓜羹作为主食可增强养胃效果,餐后半小时散步促进消化。胃溃疡急性期患者需去油过滤后饮用,术后患者应撇去浮沫。每周饮用2-3次为宜,可交替使用鸭肉、排骨等食材。冬季可加入少量黄芪增强免疫力,夏季宜搭配百合清热。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出现腹泻需调整食材配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鸡汤怎么炖好喝又营养
鸡汤怎么炖好喝又营养
鸡汤要炖得好喝又营养,关键在于食材的处理和炖煮的方法。1、食材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鸡肉非常重要。新鲜的鸡最好冷冻两到三个小时,这样可以对一些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冷冻后的鸡肉不仅更加卫生,还能使肉质更加紧实。清洗鸡肉时,可以用淘米水,这对肉质的保护非常有好处。淘米水中的淀粉成...[详细]
发布于 2024-09-22

最新推荐

d-泛酸钙是钙吗
d-泛酸钙并非传统意义的钙补充剂,而是维生素B5泛酸的钙盐形式,主要发挥维生素生理功能。1、成分差异:d-泛酸钙由泛酸与钙离子结合而成,其核心成分是维生素B5。钙元素仅作为稳定剂存在,每1000mgd-泛酸钙仅含约90mg钙,远低于碳酸钙等...[详细]
2025-05-08 17:00
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怎么确定
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的确定需结合症状表现、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中医辨证五方面综合判断。1、症状观察:急性起病多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疼痛、意识障碍等,病程短则数小时至数日;慢性起病常见乏力、低热、隐痛,病程可持续数月以上。中医通过望闻...[详细]
2025-05-08 16:58
怎么区别起病急与起病缓
起病急与起病缓的区别主要在于症状出现的速度、严重程度以及病程发展特点。1、症状速度:起病急通常表现为症状在短时间内迅速出现,如急性腹痛、高热、突发性呼吸困难等,病程发展迅速,患者往往能明确感知症状的开始时间。起病缓则表现为症状逐渐加重,如慢...[详细]
2025-05-08 16:57
掌纹反映身体状况是什么
掌纹变化可反映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等健康状况,主要关联遗传特征、体质偏颇、慢性疾病、营养代谢及心理状态五种因素。1、遗传特征:先天掌纹形态受父母基因影响,如通贯掌猿线可能与染色体异常相关。中医认为此类掌纹提示先天肾精盈亏,可通过艾灸关元穴、服...[详细]
2025-05-08 16:55
掌纹反映身体状况吗
掌纹变化确实能反映部分身体状况,中医通过观察掌纹形态、色泽判断气血盛衰、脏腑功能。1、遗传因素:先天掌纹形态与遗传相关,如通贯掌可能与染色体异常有关。中医认为肾主先天,掌纹浅淡者多肾气不足,可选用熟地黄15克、山药20克炖汤调养,配合掌心搓...[详细]
2025-05-08 16:54
鸳鸯的作用以及功能是什么
鸳鸯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养血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症状。1、滋补肝肾:鸳鸯的滋补肝肾作用主要源于其富含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够有效改善肝肾虚弱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肝肾不足...[详细]
2025-05-08 16:52
思虑过度会伤害哪个器官
思虑过度会伤害哪个器官
思虑过度主要损伤脾脏,中医认为脾主运化、统血,长期思虑会导致脾虚气滞,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乏力等症状。1、脾脏损伤:中医理论中"思伤脾",过度思考使气机郁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虚时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输布,出现面色萎黄、大便溏稀。调理可选用归...[详细]
2025-05-08 16:5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