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中医 > 中医知识 > 正文

脾胃虚瘦吃什么能胖

发布时间: 2025-05-06 11:4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脾胃虚瘦需通过健脾益气、调理消化功能的饮食改善,推荐山药、红枣、小米、牛肉、黄芪等食材。

1、健脾主食

脾胃虚弱者消化能力不足,宜选择易吸收的主食。小米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和补益脾胃;山药含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促进消化吸收;粳米煮粥可搭配茯苓或芡实,增强健脾效果。每日主食建议占总食量50%,以炖煮方式为主。

2、优质蛋白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肌肉流失。牛肉性温味甘,含丰富血红素铁和蛋白质;鲫鱼汤能健脾利湿;鸡蛋建议采用蒸煮方式,每天1-2个。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比例保持3:2,搭配黄豆、黑豆等豆制品更佳。

3、药食同源

中医食疗材料效果显著。红枣每日5-10颗补中益气;黄芪30克炖鸡可提升中气;莲子山药粥适合长期调理。注意湿热体质者需配伍薏苡仁,避免单独使用滋腻药材。

4、营养搭配

增重需保证热量盈余。坚果类如核桃、杏仁每日20克;牛油果含健康脂肪酸;橄榄油凉拌蔬菜可增加热量摄入。每餐保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比例5:3:2,少食多餐减轻脾胃负担。

5、禁忌事项

避免损伤脾胃的行为。冷饮会抑制消化酶活性;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胃黏膜损伤;油炸食品增加消化负担。进餐时细嚼慢咽,饭后百步走促进运化,夜间忌食宵夜。

脾胃调理需配合适度运动,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招式每日练习3组,饭后1小时散步20分钟促进气血运行。冬季可饮用姜枣茶温中散寒,夏季避免贪凉。保持规律作息,子时23点前入睡有助于脾胃自我修复。顽固性消瘦建议就医排查甲亢、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脾胃虚可以吃什么
脾胃虚可以吃什么
脾胃虚弱时,可以选择食用一些易消化且温和的食物,以增强脾胃功能,如小米粥、红枣、山药等。这些食物富含营养,能促进消化和吸收,缓解脾胃虚弱的症状。脾胃虚弱常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乏力等症状。其原因可能与长期的不规律饮食、过度节食、压力过大等因素相关。为了帮助改善脾胃功能,日常饮食...[详细]
发布于 2024-12-30

最新推荐

d-泛酸钙是钙吗
d-泛酸钙并非传统意义的钙补充剂,而是维生素B5泛酸的钙盐形式,主要发挥维生素生理功能。1、成分差异:d-泛酸钙由泛酸与钙离子结合而成,其核心成分是维生素B5。钙元素仅作为稳定剂存在,每1000mgd-泛酸钙仅含约90mg钙,远低于碳酸钙等...[详细]
2025-05-08 17:00
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怎么确定
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的确定需结合症状表现、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中医辨证五方面综合判断。1、症状观察:急性起病多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疼痛、意识障碍等,病程短则数小时至数日;慢性起病常见乏力、低热、隐痛,病程可持续数月以上。中医通过望闻...[详细]
2025-05-08 16:58
怎么区别起病急与起病缓
起病急与起病缓的区别主要在于症状出现的速度、严重程度以及病程发展特点。1、症状速度:起病急通常表现为症状在短时间内迅速出现,如急性腹痛、高热、突发性呼吸困难等,病程发展迅速,患者往往能明确感知症状的开始时间。起病缓则表现为症状逐渐加重,如慢...[详细]
2025-05-08 16:57
掌纹反映身体状况是什么
掌纹变化可反映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等健康状况,主要关联遗传特征、体质偏颇、慢性疾病、营养代谢及心理状态五种因素。1、遗传特征:先天掌纹形态受父母基因影响,如通贯掌猿线可能与染色体异常相关。中医认为此类掌纹提示先天肾精盈亏,可通过艾灸关元穴、服...[详细]
2025-05-08 16:55
掌纹反映身体状况吗
掌纹变化确实能反映部分身体状况,中医通过观察掌纹形态、色泽判断气血盛衰、脏腑功能。1、遗传因素:先天掌纹形态与遗传相关,如通贯掌可能与染色体异常有关。中医认为肾主先天,掌纹浅淡者多肾气不足,可选用熟地黄15克、山药20克炖汤调养,配合掌心搓...[详细]
2025-05-08 16:54
鸳鸯的作用以及功能是什么
鸳鸯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养血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症状。1、滋补肝肾:鸳鸯的滋补肝肾作用主要源于其富含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够有效改善肝肾虚弱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肝肾不足...[详细]
2025-05-08 16:52
思虑过度会伤害哪个器官
思虑过度会伤害哪个器官
思虑过度主要损伤脾脏,中医认为脾主运化、统血,长期思虑会导致脾虚气滞,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乏力等症状。1、脾脏损伤:中医理论中"思伤脾",过度思考使气机郁结,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虚时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输布,出现面色萎黄、大便溏稀。调理可选用归...[详细]
2025-05-08 16:51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