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异物多因误吸固体或液体物质阻塞气道,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不慎、儿童误吞、口腔操作意外、意识障碍呛咳反射减弱、病理因素导致吞咽功能异常。
进食时说话大笑易使食物滑入气道,坚果、果冻等黏滑食物风险更高。急救可采用海姆立克法,成人站立位施救者环抱其腹部快速向上冲击,婴幼儿则俯卧拍背联合胸外按压。预防需细嚼慢咽,避免边吃边说话。
幼儿常将硬币、纽扣等小物件放入口中导致误吸。症状表现为突发呛咳、面色青紫。需立即采用5次背部拍击法配合5次胸部冲击法交替施救。家中需将细小物品放在儿童无法触及处,选择直径大于3.17厘米的玩具。
牙科治疗时碎屑或器械脱落可能坠入气道,全麻患者风险更高。预防需使用橡皮障隔离,术中保持头低位。发生异物时快速取出假牙等障碍物,用喉镜或支气管镜取出异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醉酒、脑卒中患者咽反射迟钝,呕吐物易误吸。侧卧体位防止反流,发生窒息时迅速清理口腔,使用吸引器抽吸。长期卧床者进食时抬高床头30度,选择糊状食物减少误吸风险。
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吞咽肌群失调。治疗需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重度者留置鼻饲管。中医采用针刺廉泉、风府穴改善吞咽,配合半夏厚朴汤化痰降逆。
日常需避免进食过硬过黏食物,老人儿童食物应切成小块。呛咳后持续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支气管镜取异物是金标准。恢复期可饮用罗汉果茶润肺,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增强膈肌力量,定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预防复发。
2021-10-08
2021-10-08
2021-10-08
2021-10-08
2021-10-08
2021-10-08
2021-10-08
2021-10-08
2021-10-08
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