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健康需要酸碱平衡,过度偏酸或偏碱均可能引发疾病,维持pH值7.35-7.45的弱碱性环境最理想。
人体血液正常pH值为7.35-7.45的弱碱性环境,胃液呈强酸性pH1.5-3.5帮助消化,肠道则需弱碱性环境。酸碱失衡会导致代谢紊乱,如酸中毒引发呼吸困难,碱中毒导致肌肉痉挛。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关键,可通过四诊合参调整体质偏颇。
酸性食物肉类、谷物与碱性食物蔬菜、水果应按3:7比例搭配。推荐食用百合银耳羹滋阴润肺,冬瓜薏米汤利湿降酸,决明子菊花茶清肝泻火。避免长期过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引发尿酸偏高,同时注意柑橘类水果虽呈酸性但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及时注射胰岛素,肾功能不全导致的代谢性酸中毒需服用碳酸氢钠。痛风患者尿酸沉积可配合土茯苓30克煎水代茶饮,慢性胃炎胃酸过多者适合用海螵蛸15克研末冲服。中医调理常用六味地黄丸滋阴,附子理中丸温阳。
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促进消化液分泌,太极拳云手式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每日快走30分钟加速乳酸代谢,游泳有助于改善酸性体质。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运动后适量补充淡盐水维持电解质平衡。
定期检测尿液pH值晨尿正常6.0-6.5,唾液pH试纸检测简便易行。足浴加入艾叶30克+红花15克可促进血液循环排酸,背部膀胱经刮痧能疏通排毒通道。耳穴贴压取内分泌、肾区调节酸碱代谢,每周2次艾灸关元穴培补元气。
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对维持酸碱平衡至关重要,建议每日摄入300克深绿色蔬菜,饮用2000毫升温水,配合五禽戏中的熊式调理三焦。慢性病患者应每月监测血气分析,中医体质辨识可明确个人调理方向,避免盲目追求碱性饮食导致营养不良。适当食用山西老陈醋等发酵食品既促进消化又含碱性矿物质,传统药膳如山药枸杞粥能双向调节机体酸碱状态。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