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提倡晨跑主要与人体阳气运行规律、外界环境湿寒过重及心肺负荷有关,改善方式可选择傍晚运动、八段锦或快走。
清晨5-7点人体阳气初生,此时剧烈运动会消耗初萌的阳气。黄帝内经指出"平旦人气生",晨跑迫使未充盛的阳气过度外泄,长期可能导致畏寒乏力。建议改练站桩或太极,配合艾灸关元穴补益元气。
日出前地表湿寒之气较重,中医认为"寒主收引",晨跑时张开的毛孔易受寒湿入侵,诱发关节疼痛或感冒。可选用防风、羌活各10克煮水泡脚驱寒,运动时间推迟至上午9点后。
早晨人体皮质醇水平达峰值,心率血压较夜间升高20%,此时跑步加重心肺负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危险,曾有案例晨跑诱发心梗。替代方案为下午4-6点快走,配合按揉内关穴调节心血管功能。
辰时7-9点胃经当令,晨跑会分散本应集中于脾胃的阳气,影响早餐消化吸收。常见晨跑者出现胃胀、反酸,可改练调理脾胃的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配合山药粥食疗。
中医子午流注理论认为,运动应与脏腑值班时间匹配。傍晚5-7点肾经活跃时运动更能强化骨骼,酉时17-19点膀胱经运行时快走可助排水湿。推荐下班后沿膀胱经拍打配合健步走。
中医养生强调"因时制宜",建议将跑步调整为傍晚5-7点,配戴护膝避免膝关节受凉。运动前后可饮用黄芪枸杞茶补气,避免空腹运动损伤脾胃。久坐人群每小时做3分钟金刚坐调节气血,痰湿体质者运动后可用茯苓、薏米各15克煮水代茶饮。冬季运动前可搓热命门穴,夏季运动后忌立即冲凉,宜用藿香正气水擦拭大椎穴防暑湿闭表。
2021-05-11
2021-05-11
2021-05-11
2021-05-11
2021-05-11
2021-05-11
2021-05-11
2021-05-11
2021-05-11
202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