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敛止带的中药包括白果、芡实、金樱子、乌贼骨、椿皮等,通过固涩下焦、健脾祛湿达到止带效果。
白果归肺肾经,含黄酮类成分能收敛固涩,适用于白带清稀量多。可配伍山药15克、白术10克煎服,或煨熟去壳取仁每日5粒。脾虚湿盛者慎用生品,需炮制减毒。
芡实健脾益肾,含淀粉酶抑制分泌物过度排出。常与茯苓30克、薏苡仁20克煮粥,或配伍莲子15克打粉冲服。湿热黄带需配合黄柏10克增强清热效果。
金樱子酸涩性平,富含鞣质直接收缩黏膜血管。单味30克煎水坐浴,或配伍覆盆子12克、桑螵蛸10克治疗肾虚带下。实热证患者忌用。
乌贼骨即海螵蛸,钙质含量高可吸附炎性分泌物。研末每次3克冲服,或与白芷6克、苍术9克配伍外敷脐部。阴虚火旺者需搭配生地15克平衡药性。
椿皮苦寒燥湿,对真菌性带下效果显著。取30克煎汤熏洗,或与苦参10克、百部12克制成栓剂。孕妇禁用,使用期间忌食辛辣。
日常可食用山药莲子羹、芡实茯苓粥健脾固摄,避免生冷甜腻食物。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增强下焦气化,配合艾灸带脉穴、关元穴每周3次。带下色黄腥臭或伴出血需及时就医,中药使用需辨证配伍,不可长期单味大量服用。
2020-02-24
2020-02-24
2020-02-21
2020-02-21
2020-02-21
2020-02-21
2020-02-21
2020-02-21
2020-02-21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