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痛经可通过当归、益母草、艾叶等中药调理,常用方剂包括温经汤、少腹逐瘀汤、四物汤。
血虚型痛经表现为经期小腹隐痛、经量少色淡,当归补血活血,可配伍熟地黄15克、川芎10克、白芍12克组成四物汤,水煎早晚分服。血瘀明显者加桃仁9克、红花6克增强化瘀功效。
气滞血瘀型痛经多见经前乳房胀痛、经血色暗有块,取鲜益母草30克或干品15克,配伍香附12克、延胡索10克煎煮,经前3天开始服用。现代研究证实益母草所含益母草碱能抑制子宫痉挛性收缩。
寒凝血瘀型常见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减,艾叶10克配合小茴香6克、干姜5克组成温经散寒方,可制成药膳艾叶生姜红糖饮。艾叶挥发油能促进子宫血液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
复杂证型可选用金匮要略温经汤吴茱萸6克、当归9克、芍药12克或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小茴香3克、蒲黄10克、五灵脂6克。需根据体质调整剂量,阴虚火旺者慎用温燥药物。
配合中药外敷可增强疗效,取肉桂粉3克、吴茱萸粉2克用黄酒调糊敷脐,或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严重痛经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
日常饮食宜多食红枣、枸杞、生姜等温补食材,经期避免生冷寒凉食物。适度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或太极拳云手动作以疏通经络。痛经发作时可用拇指按压十七椎穴第五腰椎棘突下3分钟,配合热敷下腹部。长期痛经患者建议记录月经周期症状变化,便于中医师辨证调整用药。体质调理需持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经期用药需避开止血类药材。
2020-01-08
2020-01-08
2020-01-08
2020-01-08
2020-01-08
2020-01-08
2020-01-08
2020-01-08
2020-01-08
20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