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可通过当归、益母草、川芎等中药调理,配合艾灸、饮食调节改善症状。
当归补血活血,缓解气血瘀滞型痛经。含阿魏酸等成分能抑制子宫平滑肌痉挛,建议经前一周开始服用当归鸡汤或四物汤。血虚者可配伍熟地黄,血瘀者加桃仁红花。注意便溏者慎用。
益母草促进子宫收缩排出瘀血,适合经血暗紫有血块者。鲜品捣汁冲服或配伍延胡索增强止痛效果。现代研究证实其含益母草碱可调节前列腺素水平。月经过多者需配伍蒲黄炭止血。
川芎行气活血,专治寒凝血瘀痛经。与香附配伍组成川芎茶调散,或研末黄酒送服。所含川芎嗪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阴虚火旺者需配伍白芍以防伤阴。
艾叶散寒止痛,适用于小腹冷痛拒按者。可制作艾附暖宫丸,或艾灸关元、气海穴。其挥发油成分能双向调节子宫功能。实热证见经血鲜红者忌用。
延胡索含延胡索乙素,直接作用于中枢镇痛。常与五灵脂配伍失笑散,或研粉醋调敷脐。现代药理证实其镇痛效果相当于吗啡的40%。孕妇及出血性疾病禁用。
痛经患者日常可饮用姜枣红糖水温暖胞宫,经期避免生冷饮食。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疏通经络,睡前热水泡脚加入艾叶30克。严重者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中药调理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通常需连续3个月经周期观察疗效。体质偏寒者平时可多吃羊肉、桂圆等温补食材,保持腰腹部保暖。
2014-11-19
2014-11-19
2014-11-19
2014-11-19
2014-11-19
2014-11-19
2014-11-18
2014-11-18
2014-11-18
201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