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可通过调理脾胃、化痰祛湿、疏肝解郁等方式改善易胖体质,具体方法包括健脾消脂方、温阳化湿方、疏肝理气方、活血化瘀方和补肾固本方。
脾虚运化无力是易胖主因,表现为食欲不振却虚胖。参苓白术散加减可健脾益气,含党参、茯苓、白术等药材;六君子汤适合痰湿型肥胖;日常用山楂、陈皮代茶饮促进消化。配合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效果更佳。
阳虚水湿停滞导致下肢浮肿型肥胖。真武汤加减含附子、白术、茯苓温阳利水;五苓散适合口渴不欲饮者;艾灸关元穴、足三里能增强代谢。冬季可用肉桂3克+生姜5片煮水代茶。
肝郁气滞型肥胖多见腰腹赘肉伴情绪波动。柴胡疏肝散含柴胡、香附等;越鞠丸解郁消胀;玫瑰花、佛手柑各5克泡水可日常调理。推拿期门穴、太冲穴每周3次效果显著。
血瘀型肥胖常见皮肤暗沉、月经不调。血府逐瘀汤含桃仁、红花;桂枝茯苓丸适合经期血块多者;藏红花1-2根泡水每周3次。刮痧胆经、膀胱经可辅助化瘀。
肾阳虚衰致代谢低下型肥胖。金匮肾气丸含附子、肉桂;右归丸适合畏寒肢冷者;每天嚼服3-5粒醋泡黑豆。练习五禽戏"鹿抵"动作可温补肾阳。
改善易胖体质需配合饮食运动管理。推荐薏仁冬瓜汤、山楂决明子茶等药膳,避免生冷甜腻。每天快走40分钟或太极拳30分钟,重点锻炼带脉区。睡前顺时针揉腹100次促进运化,坚持3个月以上可见体质改善。使用中药需医师辨证,不可自行长期服用同一方剂。
2014-09-10
2014-09-10
2014-09-10
2014-09-10
2014-09-10
2014-09-10
2014-09-10
2014-09-10
2014-09-09
201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