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常见原因包括气血不足、肝郁气滞、肾虚、寒凝血瘀、痰湿阻滞。
长期劳累或营养不良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表现为经量少、色淡、周期延迟。治疗以八珍汤为基础方,配合当归、黄芪等补益药材。日常可食用红枣枸杞粥、阿胶糕,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调节气机。
情志不畅致肝失疏泄,多见经前乳房胀痛、经血暗紫有块。柴胡疏肝散为主方,配合玫瑰花、佛手代茶饮。按摩太冲穴、期门穴各3分钟,每日2次。避免熬夜,建议23点前入睡。
先天不足或房劳过度伤肾,常见经期腰酸、头晕耳鸣。左归丸肾阴虚或右归丸肾阳虚辨证使用,食疗推荐黑豆核桃粥、杜仲猪腰汤。练习五禽戏鹿戏增强肾气,忌食生冷。
经期受寒或贪凉饮冷,表现为经期腹痛拒按、血块多。温经汤加减,配合艾灸关元穴、三阴交各15分钟。生姜红糖水经前连服3天,冬季可用吴茱萸热敷小腹。
形体肥胖或脾虚湿盛者多见经期延长、经质粘稠。苍附导痰丸为主方,配合薏苡仁、茯苓煮粥。每日敲打带脉200次,避免甜腻食物,建议快走30分钟/日。
调理期间需记录月经周期、经量及伴随症状。饮食宜温补气血,如山药乌鸡汤、桂圆莲子羹;忌食冰品、辛辣。配合太极拳云手式改善气血循环,睡前热水泡脚20分钟。严重贫血或持续闭经超过3个月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保持情绪平稳,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及房事。
2012-05-10
2012-05-10
2012-05-10
2012-05-10
2012-05-10
2012-05-10
2012-05-10
2012-05-10
2012-05-10
201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