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削皮后手痒主要由草酸钙结晶刺激、接触性皮炎、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受损、个人体质差异引起。
芋头表皮含有针状草酸钙结晶,削皮时结晶刺入皮肤引发机械性刺激。接触后立即用白醋或柠檬汁浸泡双手5分钟,酸性物质可中和碱性结晶。若出现红肿,将生姜切片擦拭患处,姜辣素能缓解局部炎症反应。
芋头黏液中的皂苷成分可能引发Ⅳ型超敏反应。症状较轻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严重者需口服氯雷他定。中医推荐用金银花30克煎水冷敷,其绿原酸成分具有抗炎止痒功效。
少数人对芋头蛋白过敏,表现为速发型瘙痒伴风团。应急处理可针刺曲池、血海穴泄热止痒。长期过敏者需进行斑贴试验,确诊后避免接触芋头类食物。
冬季干燥或频繁接触清洁剂会削弱皮肤防御能力。削芋头前涂抹凡士林形成保护膜,事后用马齿苋捣烂外敷修复角质层。合并皲裂时可用当归紫草膏局部涂抹。
湿热体质者更易出现皮肤反应,表现为瘙痒持久难愈。日常可饮用土茯苓薏米茶健脾祛湿,配合拍打肘窝、腘窝等排毒部位。反复发作者建议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理。
预防芋头致痒需戴橡胶手套操作,处理完毕用淘米水洗手。饮食避免同时食用海鲜等发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适当练习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式促进毒素代谢,皮肤敏感者每周艾灸足三里2次增强卫气。出现大面积皮疹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可能为严重过敏反应。
2020-12-09
2020-12-09
2020-12-09
2020-12-08
2020-12-08
2020-12-08
2020-12-08
2020-12-08
2020-12-08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