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调理需综合改善生活习惯、调整心理状态、配合中医理疗、适当药物干预及优化睡眠环境。
作息紊乱是失眠常见诱因,建议固定起床与入睡时间,误差控制在30分钟内。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可尝试温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午睡时长不超过30分钟,避免傍晚补觉打乱生物钟。
焦虑情绪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可通过呼吸训练缓解。采用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循环5次。睡前写情绪日记释放压力,避免在床上处理工作事务。
穴位按摩选取百会、神门、三阴交三穴,每穴按压3分钟。艾灸可选择涌泉穴,隔姜灸15分钟。刮痧沿膀胱经从肩颈至腰部轻刮,每周2次改善气血运行。
短期可用酸枣仁汤酸枣仁15g、知母10g、茯苓12g,或中成药天王补心丹。西药佐匹克隆需遵医嘱,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避免长期依赖褪黑素,可能影响自身分泌。
卧室温度保持在18-22℃,使用遮光窗帘隔绝光线。床垫硬度以侧卧时脊柱呈直线为宜,枕头高度与单肩厚度相当。白噪音设备可掩盖环境杂音,声波频率建议选择200-800Hz。
饮食宜晚餐清淡,推荐小米粥搭配莲子百合,避免辛辣油腻。下午4点后限制咖啡因摄入,睡前1小时饮用温牛奶含色氨酸助眠。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保持床品清洁干燥,羽绒被重量建议选择1.5kg以下减轻压迫感。持续失眠超过1个月需排查甲亢、抑郁症等器质性疾病。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