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削皮后手痒主要由草酸钙结晶刺激皮肤引起,可通过冲洗、热敷、药物涂抹缓解。
芋头表皮含有大量草酸钙针晶,削皮时晶体会刺入皮肤微小创口,引发瘙痒或刺痛感。草酸钙不溶于水,接触后需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5分钟,减少晶体残留。若出现红肿,可用小苏打水1茶匙兑500ml温水浸泡患处10分钟中和酸性刺激。
部分人群对芋头黏液蛋白过敏,接触后可能出现荨麻疹或接触性皮炎。症状较轻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或地塞米松软膏,每日2次。严重过敏需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次配合冷敷,持续不缓解应就医。
芋头表面粗糙,削皮时反复摩擦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建议削皮前佩戴橡胶手套,或涂抹凡士林作为保护层。已出现脱皮时可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辅以尿素维E乳膏修复角质层。
低温环境下芋头黏液更黏稠,草酸钙结晶更易附着皮肤。可将芋头蒸煮2分钟再削皮,高温能使黏液蛋白变性。处理冷冻芋头时,建议先用50℃温水浸泡3分钟软化表皮。
湿疹患者或皮肤敏感者接触芋头后症状可能加重。这类人群可预先服用维生素C200mg/日增强皮肤抵抗力,处理芋头后立即涂抹橄榄油形成保护膜。儿童接触后若持续抓挠,需用3%硼酸溶液湿敷止痒。
日常处理芋头建议佩戴厚质手套,削皮后及时用醋水白醋与水1:3洗手。过敏体质者可将芋头蒸熟再剥皮,高温能破坏致敏蛋白。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有助于皮肤修复。出现大面积红肿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处理芋头前后避免抓挠其他部位,防止过敏原扩散。
2012-04-02
2012-04-02
2012-04-02
2012-04-02
2012-04-02
2012-04-02
2012-04-02
2012-04-02
2012-04-02
201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