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恢复需综合调理,方法包括穴位按摩、药膳食疗、中药调理、运动疗法、作息调整。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四横指处,每日按压3分钟可健脾益气;内关穴在腕横纹上三横指,揉按5分钟能安神解乏;百会穴于头顶正中,轻叩20次可升阳提神。配合艾灸关元穴脐下三寸效果更佳,每周2次,每次15分钟。
黄芪枸杞炖乌鸡取黄芪15克、枸杞30克,补气养阴;莲子百合粥用莲子20克、鲜百合50克,宁心安神;西洋参麦冬茶含西洋参片3克、麦冬10克,益气生津。每周食用3次,避免与萝卜同食。
归脾汤含白术12克、茯苓10克,适合心脾两虚型疲劳;生脉饮由人参6克、五味子8克组成,改善气阴两虚;逍遥散包含柴胡9克、当归10克,缓解肝郁脾虚。需经中医辨证后服用,疗程一般2-4周。
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每日练习8遍,调节气血;太极拳云手式每次10分钟,疏通经络;站桩功双脚与肩同宽,微屈膝保持15分钟,培补元气。运动前后饮用淡盐水200毫升。
子时23点-1点必须入睡,此时胆经当令助排毒;午时小憩20分钟可养心阳;睡前热水泡脚15分钟,水位需过三阴交穴。连续熬夜后可用酸枣仁30克煮水代茶饮。
疲劳恢复期应多食黑芝麻、山药、核桃等补肾食材,忌冷饮及油腻。每日快走6000步或练习五禽戏,配合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处每日按摩100次。长期疲劳伴消瘦、低热需排查结核等消耗性疾病,突发晕厥应立即就医。工作间隙可做鸣天鼓保健操:双手捂耳,食指弹击风池穴36次。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