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疲劳乏力可能由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肝郁气滞、肾精亏虚、湿浊内阻等原因引起。
长期思虑过度或慢性失血会导致气血耗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中医推荐归脾汤加减,常用黄芪30克、当归10克配伍;日常可食用红枣枸杞粥,配合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锻炼。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出现食少腹胀、大便溏薄。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党参15克、白术12克为主药;食疗选择山药莲子羹,每日按摩中脘穴5分钟增强消化功能。
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常见胁肋胀痛、情绪抑郁。柴胡疏肝散中柴胡6克、香附9克可解郁;玫瑰花代茶饮配合太冲穴按压,每周3次太极拳云手式疏通经络。
房劳过度或久病伤肾引发腰膝酸软、耳鸣健忘。左归丸含熟地20克、山茱萸12克填精补肾;黑芝麻核桃粉冲服,练习五禽戏虎戏动作固护肾气。
涉水淋雨或过食生冷导致头身困重、舌苔厚腻。平胃散中苍术10克、厚朴6克化湿;薏米赤小豆汤食疗,艾灸足三里穴每周2次祛除湿邪。
改善疲劳需注重饮食运动协同调理。晨起饮用生姜红枣茶温补阳气,午间练习站桩15分钟培补元气,晚餐避免油腻加重脾胃负担。湿热体质者可用玉米须煮水代茶,气郁人群建议每日散步30分钟疏解情志。持续性严重疲劳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治疗。
2025-05-05
2025-05-05
2025-05-05
2025-05-05
2025-05-05
2025-05-05
2025-05-05
2025-05-05
2025-05-05
202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