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精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指肾精与血液的统称,与生殖、生长、衰老密切相关。
精血由先天之精与后天水谷精微化生而成,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藏血调节血量,二者相互转化。肾精不足可致头晕耳鸣,血液亏虚易见面色苍白,临床常用左归丸、四物汤等方剂调补。
精血共同滋养脏腑经络,精能化血充养骨髓,血可载气濡润皮毛。女性月经失调、男性遗精滑泄多与精血失衡有关,艾灸关元穴、食用黑芝麻核桃可辅助固摄。
长期熬夜耗伤肾精,营养不良导致血虚,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典型症状包括须发早白、健忘失眠,推荐八珍汤加减,配合针刺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
滋肾填精常用熟地黄、枸杞子,养血活血多选当归、阿胶。药膳推荐当归生姜羊肉汤,日常可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式,避免过度劳累与房事不节。
舌淡少苔脉细弱为精血两虚典型体征,五心烦热属阴虚火旺。刮痧膀胱经可促进代谢,药茶配伍黄精、桑椹代茶饮,严重者需中医辨证施治。
精血养护需注重黑色食物摄入,如黑豆、黑米等种子类食材含天然养精物质。适度进行太极拳云手练习可促进气血运行,冬季避免赤脚受寒,房事有度保精蓄锐。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建议定期把脉问诊,结合节气变化调整养生方案,精血充盈自然容光焕发。
2021-05-21
2021-05-21
2021-05-21
2021-05-21
2021-05-21
2021-05-21
2021-05-21
2021-05-21
2021-05-21
202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