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脾胃常用中药包括太子参、茯苓、山药、白扁豆、陈皮等。
太子参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儿童脾胃虚弱表现为食欲不振、体倦乏力时,可用太子参6-10克煎水代茶饮。临床常与白术配伍增强补脾效果,或搭配麦冬改善阴虚症状。注意体质偏热儿童需配伍清热药材。
茯苓利水渗湿兼能健脾,适用于脾虚湿困引起的腹泻、水肿。可将茯苓10克与粳米煮粥食用,或配伍党参、白术组成四君子汤基础方。现代研究证实其多糖成分能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儿童消化吸收功能。便溏者宜用土炒茯苓增强止泻作用。
山药补脾养胃的同时能益肺肾,适合长期消化不良的儿童。新鲜山药100克蒸食或煮粥,干品15克配伍芡实、莲子效果更佳。所含黏液蛋白能保护胃黏膜,淀粉酶促进碳水化合物分解。脾虚兼有积食者可搭配焦山楂消食化积。
白扁豆化湿不伤正,对夏季暑湿伤脾效果显著。炒制后15克煮水饮用,或与薏苡仁等量打粉调糊食用。所含植物凝集素能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儿童食欲低下。注意生扁豆含有毒素必须煮熟,便结儿童慎用。
陈皮理气健脾助运化,适用于脘腹胀满、嗳气频作的儿童。3-6克沸水冲泡代茶,或与神曲、麦芽配伍增强消食功效。所含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橙皮苷可缓解肠道痉挛。阴虚燥咳者需配伍麦冬防止伤津。
儿童脾胃调理需配合饮食管理,推荐南瓜小米粥、胡萝卜山药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油腻。每天顺时针按摩腹部5分钟促进肠蠕动,适量进行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锻炼。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血便等需及时就医,防止发展为疳积等慢性病症。中药使用应遵循儿科剂量标准,3岁以下儿童建议在医师指导下配伍用药。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9
202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