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可能由睡眠不足、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心理压力、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
长期睡眠不足会打乱生物钟,导致身体无法充分修复。中医认为“肝藏血”,熬夜耗伤肝血,易出现头晕目眩、四肢无力。调整方法包括固定作息时间、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饮用酸枣仁百合茶助眠。严重失眠者可尝试针灸百会穴、神门穴。
铁元素缺乏会造成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引发缺铁性贫血性疲劳。中医辨证多属气血两虚,表现为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建议食用猪肝菠菜粥、当归生姜羊肉汤,配合八珍汤调理。避免空腹饮用浓茶影响铁吸收。
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会显著降低机体能量利用率。从中医角度,甲减多属脾肾阳虚,需用右归丸温补;糖尿病常见气阴两虚,推荐玉液汤加减。定期监测血糖甲功,配合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
持续焦虑状态会大量消耗体内5-羟色胺,中医称为“肝气郁结”,症状包括胸闷胁痛、精神萎靡。疏解方法有柴胡疏肝散内服、推拿太冲穴、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每日进行10分钟正念呼吸训练。
体力或脑力超负荷运转会导致肌肉乳酸堆积、大脑皮层抑制。中医辨为“劳伤元气”,典型特征是动则汗出、腰膝酸软。建议工作间隙做五禽戏“熊晃”动作,饮用西洋参枸杞茶,每周刮痧膀胱经1次。
疲劳恢复需注重饮食运动协同调理。膳食推荐黄芪乌鸡汤、核桃黑芝麻糊补充元气;运动选择太极拳云手式或慢跑30分钟;晨起拍打胆经大腿外侧,睡前温水泡脚加艾叶20克。持续严重疲劳伴体重骤变需排查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潜在病因。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