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疲劳可能由睡眠不足、精神压力、营养失衡、体力透支、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
连续熬夜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身体修复功能下降,中医称为"营卫不和"。调整方法包括固定作息时间,睡前用酸枣仁15克泡水代茶饮,配合涌泉穴按摩促进深度睡眠。严重失眠者可短期服用安神类中成药如天王补心丹。
情志失调引发肝气郁结是中医常见病因。建议每日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饮用玫瑰花3克+合欢花2克代茶饮。职场压力大者可尝试耳穴压豆疗法,选取神门、心、肝等穴位。
气血亏虚型疲劳多见面色苍白、食欲不振。食疗推荐黄芪30克炖鸡、山药小米粥。维生素B族缺乏者可多食糙米、猪肝,配合服用生脉饮口服液。糖尿病患者出现疲劳需立即检测血糖。
过度劳累耗伤肾精元气,表现为腰膝酸软。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采用艾灸关元、命门穴,每日10分钟。体力劳动者可饮用杜仲15克+枸杞10克煮水,配合足三里穴位按压。
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疾病会导致持续性疲劳。甲减患者常见怕冷、浮肿,需服用金匮肾气丸;贫血者可食用当归生姜羊肉汤。突发严重疲劳伴胸痛、意识模糊需急诊排除心脑血管意外。
急性疲劳期应保证每日摄入鸡蛋、深绿色蔬菜等优质蛋白和铁元素,避免高糖饮食加重困倦。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柔缓运动,运动后可用艾叶30克煮水泡脚消除乳酸堆积。长期疲劳超过两周或伴随体重骤变、持续发热等症状,需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系统检查。办公室人群每小时应起身活动,配合风池穴、太阳穴指压缓解视疲劳。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