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充足仍感疲劳无力可能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肝郁气滞、肾精亏虚、湿浊内阻等因素有关。
长期思虑过度或慢性失血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中医建议服用归脾汤补益心脾,日常可食用红枣枸杞粥,配合艾灸足三里穴促进气血运行。西洋参切片含服或黄芪泡水代茶饮也有辅助效果。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出现食少腹胀、大便溏薄。四君子汤加减可健脾益气,食疗推荐山药莲子羹、小米南瓜粥。每日顺时针按摩中脘穴36次,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刺激脾胃。
情志不畅致肝失疏泄,常见胁肋胀痛、情绪抑郁。柴胡疏肝散配合玫瑰花茶疏肝解郁,晨起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夜间用菊花、合欢皮煮水泡脚有助于舒缓情绪。
过度劳累耗伤肾精,伴随腰膝酸软、耳鸣健忘。左归丸或右归丸辨证使用,食疗选用黑芝麻核桃糊、杜仲猪腰汤。每天下午5-7点按摩涌泉穴100次,避免熬夜耗伤肾气。
久居潮湿环境或嗜食肥甘,舌苔厚腻、头身困重。平胃散加减化湿醒脾,薏苡仁赤小豆粥利湿健脾。刮痧膀胱经或拔罐脾俞穴能促进湿邪排出,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发汗祛湿。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适量食用桂圆、桑葚等补血食材。坚持太极拳、五禽戏等柔缓运动改善气血循环,睡前热水泡脚加入艾叶促进睡眠质量。保持规律作息,午间小憩不超过30分钟,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长期疲劳伴体重骤减、持续低热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
2020-03-19
2020-03-18
2020-03-18
2020-03-18
2020-03-18
2020-03-18
2020-03-18
2020-03-18
2020-03-18
20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