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暴躁易怒可能由肝郁气滞、阴虚火旺、痰热扰神、气血不足、情志失调等因素引起。
长期情绪压抑或压力过大导致肝气郁结,表现为易怒、胁肋胀痛。中医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配合太冲穴按压或玫瑰花代茶饮。日常可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疏导气机。
肾阴亏虚致虚火上炎,多见潮热盗汗伴急躁易怒。知柏地黄丸是经典方剂,食疗可选银耳莲子羹。避免熬夜伤阴,酉时17-19点按摩涌泉穴引火归元。
过食肥甘厚味酿生痰热,扰乱心神出现烦躁易怒。温胆汤加减可化痰清热,饮食宜用冬瓜薏米汤。每日晨起拍打胆经环跳至风市穴段帮助痰湿代谢。
思虑过度耗伤心脾,气血两虚致情绪失控。归脾丸配合黄芪枸杞茶调理,艾灸足三里增强气血化生。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子时23-1点深度睡眠。
突受精神刺激或长期焦虑引发情志病证。甘麦大枣汤安神解郁,配合檀香熏香疗法。学习"嘘"字诀六字诀呼吸法,每日练习10分钟疏解情绪。
调节情绪需注重饮食与运动配合。多食绿色蔬菜清肝火,小米粥养心安神,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太极拳云手式配合深呼吸可平肝息怒,每周3次30分钟快走促进气血流通。睡前热水泡脚加菊花15克,有助于引火下行改善睡眠质量。情志调理需循序渐进,严重者建议配合专业中医心理疏导。
2011-12-20
2011-12-20
2011-12-20
2011-12-20
2011-12-20
2011-12-20
2011-12-20
2011-12-20
2011-12-20
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