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变质表现为霉变、软烂、变色、干瘪或异味,出现这些特征不可食用。
生姜表面出现白色、绿色或黑色霉斑,内部可能已被霉菌污染。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等毒素耐高温,烹饪无法分解。轻微霉变建议整块丢弃,不可切除部分后食用。新鲜生姜应干燥存放,潮湿环境易滋生霉菌。
生姜质地变软渗出黏液,按压有腐烂感,说明微生物已大量繁殖。腐烂生姜会产生有害物质,误食可能引发腹痛腹泻。储存时避免与其他蔬菜挤压,发现局部腐烂需立即处理。
正常生姜呈淡黄色,若切面发黑、发褐或出现蓝绿色,可能发生氧化或细菌感染。发芽生姜虽可食用,但芽眼周围变青绿色时,龙葵碱含量升高,需谨慎食用。
生姜失水皱缩后,有效成分大量流失,纤维化严重。干瘪生姜辛辣味减弱,营养价值降低,口感粗糙。未霉变的干姜可煮水泡脚,但不建议内服。
正常生姜有辛辣清香,若散发酸臭、酒糟味等异常气味,表明已变质发酵。酒精味可能是酵母菌污染,酸味提示细菌繁殖,此类生姜禁止入药或食用。
日常保存生姜可裹报纸放阴凉处,或切片冷冻。搭配红枣煮姜茶可驱寒,阴虚火旺者适量。腐烂生姜泡水浇花可防虫,霉变生姜需密封丢弃。挑选时选择饱满无疤痕的鲜姜,表皮完整无渗出液者为佳。脾胃虚寒者晨起含服薄姜片,每天不超过10克。生姜皮利水消肿,烹饪时建议保留。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
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