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湿可选择中药调理,常用药物包括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香砂六君丸等,配合饮食运动效果更佳。
脾虚湿盛导致食欲不振、大便溏稀时适用。方含人参、茯苓、白术等,能补气健脾、渗湿止泻。煎服每日1剂,连用2周。腹胀明显可加木香,久泻不止配伍诃子。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针对气虚型湿重,表现为乏力嗜睡、舌淡苔白。党参、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慢性胃炎患者可加半夏,下肢浮肿配伍泽泻。需持续服用1个月,配合八段锦锻炼增强疗效。
适用于湿阻气滞的脘腹胀满。含木香、砂仁、陈皮等成分,每次8丸每日3次。呃逆频繁加代赭石,痰多者配竹茹。服药后出现口干可减少剂量,孕妇慎用。
归脾丸适合心脾两虚型湿重,补中益气丸针对中气下陷型湿滞,二陈丸侧重痰湿内阻证。服用前需辨证,糖尿病患注意含糖剂型。三种药物均需饭后温水送服,疗程不少于4周。
薏苡仁30克煮粥可利水渗湿,山药排骨汤健脾益胃,赤小豆鲤鱼汤祛湿消肿。每周食用3次,搭配拍打脾经血海、三阴交穴效果显著。湿热体质者宜加冬瓜,寒湿型可放生姜。
健脾祛湿需药物与生活方式结合。日常可练习太极拳调节气机,避免久居潮湿环境。饮食以小米、南瓜、鲫鱼等为主,忌甜腻生冷。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每周2次,每次15分钟。症状持续或伴发热需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湿邪缠绵难愈,治疗需保持耐心,建议每季度进行1次中医体质调理。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