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艾灸频率需根据年龄和体质调整,一般每周1-3次为宜,具体需结合体质、症状和季节变化。
3岁以下幼儿皮肤娇嫩,建议每周1次,选择温和的悬灸或隔姜灸;3-7岁儿童可增至每周2次,单次时间控制在5-10分钟;7岁以上体质较弱者每周不超过3次。风寒感冒等急性症状期可短期每日施灸,症状缓解后恢复常规频率。
阳虚畏寒儿童可每周2-3次,重点灸大椎、命门穴;湿热体质每周1次,配合足三里祛湿;过敏体质需间隔3天以上,避免灸后抓挠。阴虚火旺者慎用艾灸,建议先咨询中医师。
调理脾胃虚寒可每周2次灸中脘、神阙;增强免疫力每周1次灸身柱穴;遗尿症状睡前灸关元穴每周3次,连续2周后改为每周1次巩固。急症如腹泻可每日灸至症状消失。
三伏天冬病夏治可短期每日施灸,连续7-10天;冬季防寒每周2次;春秋季节每周1-2次维持。梅雨季节湿热重需减少频次,配合艾草泡脚。
选用3年陈艾条,距离皮肤3-5厘米温和灸;每次选2-3个穴位,单穴不超过5分钟;灸后2小时不碰冷水。出现皮肤红疹需停灸,局部涂抹芦荟胶舒缓。
儿童艾灸需配合饮食调理,灸后饮用温小米粥养胃气,避免生冷瓜果;日常可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增强效果。睡眠不足或剧烈运动后不宜立即施灸,建议在精神状态稳定时进行。持续艾灸3个月应间隔1周休息,观察体质变化调整方案。如出现口燥咽干等上火症状,可用麦冬5克、菊花3克泡水代茶饮。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