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立夏,暑气还没有很强烈,不少朋友就开启了 “吐槽模式”。吃点凉菜就往厕所跑,明明没吃重口食物,嘴里却总泛着怪味。连往日最爱的美食都提不起兴致。为啥夏天一到,肠胃就开始 “闹脾气”?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法?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夏天了,我们要如何自己的保护肠胃!
夏季频发肠胃问题
离不开3大诱因
1、高温
当气温超过35℃时,人体为了散热会优先调动血液流向体表,导致胃肠道供血减少,消化酶活性可下降30%以上。部分消化酶(如乳糖酶)可帮助分解易发酵的食物成分(如乳糖),减少肠道产气,降低腹胀、腹泻风险,间接抑制有害菌繁殖。若消化酶分泌不足(如老年人、胃肠疾病患者),未充分分解的食物残渣会在肠道内腐败发酵,引发消化不良。
2、饮食不当
从高温室外进入空调房后立即饮用冰饮、吃冰品,或用餐时同时摄入热食与冷饮,会使胃肠道血管突然收缩或扩张,刺激黏膜敏感的人群出现。表现为:腹部绞痛、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长期可能诱发肠易激综合征。
3、细菌滋生
高温高湿环境为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霉菌提供了理想的繁殖条件。食物(尤其是肉类、海鲜、乳制品)若储存不当,短短几小时就可能腐败变质,产生毒素。食用后易引发:急性胃肠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夏天4类护胃食物
1. 温和、易消化食物
山药、南瓜
1、山药含黏蛋白和淀粉酶,能促进消化、保护胃壁,尤其适合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腹泻。蒸食、煮粥或煲汤均可,避免高温油炸破坏营养。
2、南瓜富含果胶(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吸附肠道有害物质,保护胃黏膜免受粗糙食物刺激,同时调节胃肠蠕动。但切记每日摄入量约 100-150 克,避免过量导致胀气。
2. 及时补充电解质
冬瓜、丝瓜
1、冬瓜每 100 克冬瓜含钾 78 毫克,且水分含量高达 96%,能快速补充水分和钾元素。食用时清炖冬瓜汤即可,避免加盐过多。
2、丝瓜每100克钾含量约41毫克,搭配维生素 C(抗坏血酸),帮助维持体液平衡,缓解乏力。去皮后切片,少油清炒后加水煮沸,适宜夏季。
3.杀菌、抗炎类食物
大蒜、紫苏叶
1、大蒜中的大蒜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抑制效果,尤其适合凉拌菜(如凉拌黄瓜、木耳)中杀菌调味。但切记过量,过量可能刺激胃黏膜。
2、紫苏叶含紫苏醛等成分,可缓解胃肠胀气、恶心呕吐,对轻微消化不良性腹胀有辅助效果。
4. 助消化食物
酸梅汤
酸梅汤中的乌梅、山楂等原料富含有机酸,能促进唾液和胃酸分泌,增强食欲、帮助消化肉食,尤其适合油腻餐后饮用。
市售酸梅汤可能含糖量高,建议自制(乌梅 + 山楂 + 甘草 + 冰糖煮制)。每日饮用不超过 300 毫升;胃溃疡、胃酸过多者慎用,以免加重不适。
肠胃病患者
切忌“高盐”饮食
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但从健康角度来看,尤其对于肠胃病患者,“高盐”饮食的危害可能比你想的还严重。
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
高盐食物(如腌制品、加工肉类、过咸的汤羹)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可能加重胃炎、胃溃疡患者的不适感,甚至延缓溃疡愈合。
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肠道菌群对消化功能至关重要,高盐环境可能抑制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的生长。促进有害菌繁殖,引发或加重腹泻、便秘、腹胀等肠道功能紊乱症状(如肠易激综合征)。
增加胃肠负担
过咸的食物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稀释消化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效率。尤其对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术后患者)更为明显。
健康小贴士:
健康人群: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5 克(约 1 茶匙)。肠胃疾病患者:尤其是伴有胃炎、胃溃疡、肠炎者,建议进一步减少至每日 3~4 克,减轻黏膜刺激。另外还要警惕的是,酱油、蚝油、豆瓣酱、腌菜、罐头、香肠、面包等含盐量较高,需严格控制。例如,10 毫升酱油约含 1.5 克盐。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