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多由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侵袭、久病伤脾等因素引起,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瘀血阻络五种证型。
情志抑郁或暴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表现为胃脘胀痛连及两胁。治疗以疏肝和胃为主,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柴胡、香附、白芍等药物。针刺取穴太冲、足三里、中脘,配合推拿胁肋部。
长期嗜食肥甘厚味或感受湿热之邪,症见胃脘灼痛、口苦黏腻。选用清中汤加减,含黄连、栀子、半夏等药材。饮食宜选用薏苡仁粥、苦瓜汁,避免辛辣油炸食品。艾灸中脘、内关穴可化湿清热。
素体阳虚或过食生冷,出现胃痛喜温喜按。黄芪建中汤为主方,含黄芪、桂枝、饴糖等成分。日常可用生姜红糖水温胃,选取足三里、关元穴隔姜灸。药膳推荐山药羊肉汤、胡椒猪肚汤。
热病伤阴或久服辛燥药物,症见胃脘隐痛、口干舌燥。益胃汤加减治疗,含沙参、麦冬、玉竹等养阴药材。食疗用银耳羹、石斛老鸭汤,忌食辛辣。按摩三阴交、太溪穴配合麦门冬茶调理。
久病入络或气滞血瘀,表现为刺痛固定、舌质紫暗。失笑散合丹参饮活血化瘀,含五灵脂、蒲黄、丹参等。刺络拔罐取膈俞、血海穴,药酒可选当归川芎酒。适当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
慢性胃炎患者需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少量多餐,避免过饥过饱。主食以小米、山药等健脾食材为主,搭配白萝卜、莲藕等易消化蔬菜。晨起练习揉腹功,顺时针按摩腹部36次。情志调摄尤为重要,可通过五禽戏虎戏疏泄肝气,保持情绪平稳。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呕血黑便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病情。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