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草的中药学名为“谷精草”,具有清肝明目、退翳消肿功效,常用于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等症。
谷精草得名于其生长特性与药用部位,多生于稻田或湿地,秋季采收其带花茎的头状花序入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其“主目赤翳障”,中华本草将其归入清热明目类药材。
味辛甘性凉,归肝、胃经。凉性特质适合肝火上炎导致的眼疾,甘味能缓急润燥,对干眼涩痛有缓解作用。现代研究显示其含谷精草素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
常与密蒙花、决明子配伍增强明目效果;风热目赤配菊花、夏枯草;肝肾阴虚加枸杞、女贞子。经典方剂谷精草汤专治目生翳膜,含谷精草、防风、赤芍等。
新鲜全草需晒干后切断,传统要求“去根留穗”。蜜炙法可增强润燥功效:取蜂蜜文火拌炒至不粘手。酒制法多用黄酒浸渍,适用于血瘀型眼疾。
脾胃虚寒者慎用,可能引起腹泻。外用可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用量6-12克。孕妇需医师指导使用,不可替代青光眼等疾病的规范治疗。
日常可用谷精草5克、菊花3克、枸杞10克代茶饮,配合闭目转睛运动缓解视疲劳。药膳食疗推荐谷精草炖猪肝:取干燥谷精草10克纱布包裹,与猪肝200克、胡萝卜100克同炖,适用于用眼过度人群。储存时需密封防潮,避免有效成分挥发。急性结膜炎等眼部感染需及时就医,不可单凭草药延误治疗。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
2025-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