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可通过活血化瘀、行气导滞类中药缓解,常用药材包括大黄、芒硝、厚朴,配合针灸推拿及饮食调整。
大黄含蒽醌类成分刺激肠蠕动,适用于热结型肠梗阻。生大黄5克配伍枳实10克煎服,或使用大承气汤大黄12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实证患者排便后需减量,虚寒体质慎用。
芒硝通过高渗作用软化燥屎,常与大黄组成调胃承气汤。玄明粉10克冲服可缓解不完全性梗阻,配合足三里穴位按压。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钠摄入量。
厚朴酚能解除肠道平滑肌痉挛,小承气汤中厚朴24克配伍大黄12克。气滞型患者可配合檀香3克研末冲服,腹部顺时针按摩增强疗效。
选取天枢、上巨虚等穴位电针治疗,配合艾灸神阙穴。推拿采用摩腹法,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走向施术,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急性期禁食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推荐莱菔子粥炒莱菔子10克、粳米50克理气消胀。慢性患者日常可饮用决明子山楂茶决明子15克、山楂10克。
肠梗阻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机械性梗阻或出现呕吐便血应立即就医。恢复期保持适度活动如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每日练习20分钟。饮食避免糯米、板栗等易滞气食物,多摄入火龙果、西梅等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定期复查腹部平片观察肠道通畅情况,合并糖尿病者需监测血糖变化。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