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身体疲劳过度劳累可通过调整作息、饮食调理、中医理疗、适度运动、心理调节等方式改善。疲劳多由长期熬夜、气血不足、肝郁脾虚、劳损过度、情志失调等因素引起。
保证每日7-8小时高质量睡眠,避免子时23点-1点熬夜。中医认为亥时21点-23点入睡最利肝胆排毒,午时11点-13点小憩15分钟能补充阳气。长期睡眠不足会耗伤肾精,加重疲劳感。
多食山药、红枣、枸杞等补气食材,搭配黄芪鸡汤或四神汤健脾。避免生冷油腻,可饮用西洋参麦冬茶滋阴生津。气血两虚者适合当归生姜羊肉汤,湿热体质建议茯苓薏米粥。
艾灸足三里、关元穴温补元气,每周2-3次;推拿膀胱经缓解肌肉僵硬,重点按压肩井、肾俞穴。虚寒体质可用肉桂粉敷脐,配合刮痧大椎穴改善脑部供血。
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每日晨起练习20分钟。站桩功可培补元气,配合呼吸吐纳法调节气机。避免剧烈运动耗气,运动后饮用五味子蜂蜜水恢复体力。
肝郁者常按太冲穴疏解情绪,睡前听宫调音乐安神。练习正念呼吸法减轻压力,每天冥想10分钟。长期焦虑可饮用合欢花玫瑰花茶,配合耳穴压豆调节自主神经。
建议疲劳持续超过两周者排查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病理性因素。日常避免久坐久视,每小时活动5分钟,用菊花决明子茶养护眼睛。冬季可早晚搓涌泉穴100次引火归元,三伏天贴敷三伏贴改善阳虚体质。长期脑力劳动者宜多吃核桃、黑芝麻补肾益脑,配合五禽戏疏通经络。若出现心慌、持续低热等伴随症状,需及时就医辨证施治。
2021-12-06
2021-12-06
2021-12-06
2021-12-06
2021-12-06
2021-12-06
2021-12-06
2021-12-06
2021-12-06
2021-12-06